□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记者见到“核弹老人”陆庆权时,陆老正在德兴一村的家里整理资料,为下一场给小朋友们讲故事作准备。他说,这次他还会结合自己的过去和国家的发展、太仓的变迁,告诉小朋友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安居乐业”。
陆庆权出生于1937年,年轻时考入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化工机械系化学工程学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总参谋部某部工作,开始从事与核武器相关的防化研究。1964年8月,陆庆权前往新疆罗布泊,在那里,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起,心中充满了自豪。1965年、1966年,陆庆权又一次前往罗布泊,并在第二次、第三次原子弹爆炸后,受命带领一支小队第一时间进入爆炸区域开展取样工作。因为在两次核试验中的突出表现,1966年,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向陆庆权颁发个人三等功奖状。
陆庆权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国家很强大,航母建造、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高精尖项目陆续亮相,飞速进步,而且是举重若轻,真的令人振奋和骄傲。但在当年,只有两弹一星,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去发展,为的就是有立国之本,为的就是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当时一点都不觉得苦,心里就是有一股激情,浑身都是干劲。这是为自己的祖国而工作,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
转业回到家乡太仓后,陆庆权先后在太仓布厂和太仓化工建材厂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干劲、韧劲和闯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转业到退休再到耄耋之年,陆庆权一直默默奉献着,从未向人说起过自己在戈壁滩的那段经历。直到前些年,德兴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社区老人时,偶然间发现了陆庆权的三等功奖状,方才揭开这段尘封往事。此后陆庆权先后获得了中国好人、“2020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江苏好人”、“苏州时代新人”、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苏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大家尊敬地称为太仓“核弹老人”。
“组织上给了我太多荣誉,现在我能做的就是讲好当年的故事,传播好正能量。”陆庆权说,现在他经常会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单位邀请,仅最近一个月,就受到了4次邀请,除了一次之外,其余3次都去了。每一次受邀作报告,陆庆权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认真准备,就是希望传递好热爱祖国、为国奋斗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