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马六甲的街头巷尾,荔枝随处可见。原产自中国的它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马六甲的?近日,由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苏州市政府新闻办、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太仓港区参与支持拍摄的《寻找大航海的秘密》系列纪录片第二集《马来的荔枝》正式上线,多平台同步推送。
据了解,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还在当地建立了官厂,驻泊候风。有传说称,是他把荔枝带到了马六甲。系列纪录片第二集,记者小彭走进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的马六甲,沿着郑和的足迹,一路前行。
寻访中,小彭发现,郑和船队不仅带去荔枝等中国物种,还有粮食种植技术、建筑风格等。马六甲的砖瓦建筑受中国影响,娘惹菜更是文化交融的直接产物。郑和船队中的随行人员、水手在马六甲定居,与当地人通婚,形成华人社群。如今,马六甲的三宝井、三宝山、三宝庙等遗迹,成为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细碎的美好,串联起华人下南洋200多年的漂泊、生根与守望。而一切故事的起点,都绕不开一座城:太仓。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曾是“六国码头”,见证过当年帆樯林立、万商云集的盛景。如今,太仓正以开放姿态推动中外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让郑和精神焕发新生,让600多年前的航海梦,在新时代继续“扬帆远航”。(@太仓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