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焕涛)处暑虽过,“蚊”风未减。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筑牢社区卫生安全屏障,自8月中旬起,陆渡街道全面启动夏秋之交环境消杀专项行动,以“精细管理,长效维护”为目标,集中力量开展小区公共区域消杀工作,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截至目前,陆渡街道物管办联合各物业单位已出动105人次,对辖区内全部35个住宅小区同步开展科学消杀,覆盖公共区域、垃圾房、窨井、排水沟渠、绿化带、架空层、地库等重点区域,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事实上,早在8月初,陆渡街道便未雨绸缪,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灭蚊行动专项培训。此次培训特邀专业人员前来授课,为辖区内物业公司、村(社区)、校外辅导站及环卫单位等的33名病媒防制专兼职人员,系统讲解了蚊媒生态习性、孳生地排查要点、药物选择与使用技巧、消杀安全规范等内容,显著提升一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为专项行动的有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消杀专项行动综合运用超低容量喷洒与滞留喷洒技术,药物多为高效低毒的菊酯类杀虫剂。在操作中,作业人员严格遵循安全规范,穿戴防护衣、口罩、防护镜、手套和胶鞋,注意消杀距离与角度,避免逆风作业,并在作业后及时清洗更换衣物。各小区通过公告栏、微信群等多渠道提前发布通知,提醒居民关好门窗、收回户外物品、妥善安置宠物。
除了组织专业消杀,陆渡街道还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共建清洁家园行动。通过发放宣传册、普及垃圾分类方法与家庭清洁技巧等,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建立问题反馈与整改机制,并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清理、垃圾代扔等暖心服务,实现“人防+技防”并重,“专业消杀+群众参与”结合。
此外,此次行动还引入多项科技手段与创新措施。除了使用电动喷雾器、热烟喷雾器等先进设备,部分小区还试点设置太阳能灭蚊灯,或尝试通过饲养蚊虫幼虫天敌等方式开展生物防治,探索绿色、可持续的病媒防制路径。
针对消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环境作业不彻底、消毒剂残留担忧等难题,陆渡街道与物业单位共同研讨,推出“分层消杀法”——先整体喷洒,再对缝隙熏蒸,最后人工重点擦拭,并优先选用低毒、易降解的消毒剂,严格按说明稀释,消杀后及时清水擦拭和通风,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健康与环境安全。
陆渡街道物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行动是街道推进精细化治理、巩固宜居成果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陆渡街道将持续跟踪消杀效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织密居民健康防线,擦亮“美丽陆渡”的宜居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