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丹璐 文/图
日前,记者走进浏河镇东方社区,见到轮胎层层叠叠化作充满想象力的微景观,邂逅融合自然疗愈力的生境花园,遇见由青年志愿者亲手绘就的“艺术花盆”……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持续数年的“变废为宝”绿色风尚。
据悉,这场焕新不只是社区的“独角戏”——从孩子到长者,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纷纷挽起袖子,共同参与家园美化。他们一步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共治理、全龄友好的社区焕新之路。
2021年9月28日,东方社区首次启动“旧物改造微景观项目”。在东方花园中心广场,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居民齐聚一堂,将被人遗弃的旧轮胎与绿植花卉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片充满生机的小型轮胎花园。这场活动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激发了居民对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热情,拉开了东方社区“变废为宝”系列实践的序幕。
随着社区对环境建设和全龄友好理念的不断深入,2023年初,东方社区进一步推出“侨系东方·老年友好生态花园社区”共建项目,在东方花园三区逐步推进生境花园建设。这座花园不仅是一个绿色空间,更被设计为融合生态、疗愈、教育等多重功能的场所:芬芳植物和感官刺激植物为老人提供舒缓的感官体验;蜜源与鸟类友好植物吸引蝴蝶、小鸟,提升生物多样性与居民幸福感。同时,花园也成为孩子们探索自然的“户外课堂”。
今年4月30日,东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再次聚焦“轮胎花园”,发起“青力而为·轮胎花园焕春颜”活动。青年志愿者们通过补种绿植、彩绘轮胎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了花园的美学内涵与功能价值。在轮胎彩绘环节,大家用丙烯颜料绘制出卡通、风景、抽象图案等,使黑色轮胎成为色彩鲜明的“艺术花盆”。活动不仅促进了代际沟通,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共创意识。
东方社区通过数年持续的微更新、旧物改造与全龄动员,逐步构建起以居民为主体、以生态为底色、以共治为方法的社区环境建设模式。从轮胎花园到生境花园,从儿童认知到青年创意、老年疗愈,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参与行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在劳动中收获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