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金融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仓中行提醒:
提高识骗能力 防范外汇电诈

  □本报记者  周西

  什么是电信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明确,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外汇电信诈骗通常包括假扮外汇兑换机构、虚构高额收益、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交易系统等表现形式。

  具体来说,假扮外汇兑换机构是指犯罪分子通过设立虚假外汇兑换平台,吸引受害者注册充值资金后卷款跑路;虚构高额收益是指犯罪分子以“炒汇”“外汇投资”等名义,承诺高回报率,诱使受害人投入资金;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交易系统是指犯罪分子通过仿冒正规外汇交易平台的网站或App,诱导受害者登录并进行虚假交易。

  记者从太仓中行了解到,外汇电信诈骗最常见的作案手法即冒充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犯罪分子通过伪装成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以“政策调整”“账户异常”等名义,诱导受害人进行汇款操作。比如,声称受害人的外汇账户涉嫌洗钱,需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或要求受害人支付“手续费”“解冻费”等,否则将冻结其资产。

  其次,犯罪分子会开发仿冒的外汇交易软件,声称其具备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受害者往往在这类虚假外汇交易平台充值后,发现无法提现或账户异常时,才意识到被骗。同时,犯罪分子会利用技术手段入侵或篡改外汇交易平台的数据,伪造交易记录或汇率信息。例如,用钓鱼邮件、木马程序窃取受害人的登录凭证,直接盗取其账户内的资金。

  此外,犯罪分子还会通过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家庭成员患病、经济困难等,利用情感操控实施诈骗。例如,声称受害人亲友急需用钱,要求其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后汇至指定账户,或者利用一些热点事件编造谎言,诱导受害人转账。

  需要注意的是,外汇交易具有跨境性质,犯罪分子通常会利用不同国家间的法律差异和监管漏洞进行跨国作案。比如在境内实施诈骗后,将赃款转移到境外账户,或利用离岸注册地址隐藏身份。

  外汇电信诈骗作为一种高发且隐蔽性强的犯罪行为,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秩序和个人财产安全。打击此类犯罪,需要政府、司法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技术防控能力以及深化国际合作,有效遏制外汇电信诈骗的蔓延,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娄江观察
   第04版:周刊·金融
太仓中行提醒: 提高识骗能力 防范外汇电诈
卡生活
高效投放普惠贷款 解德企燃眉之急
农行掌银养老待遇“一键测”
金融服务绿灯照亮沪上病房
太平人寿苏州分公司创新打造“消保驿站”
广告
太仓日报周刊·金融04太仓中行提醒:
提高识骗能力 防范外汇电诈
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