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
~~~
“2024中国LED行业知识产权50强”名单公布~~~
新工厂将配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AGV物流系统,新增50台机器人、20条全自动组装线等~~~
~~~集中式课程化站点增至63个
~~~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
~~~
创新采用南瓜瓜苗嫁接技术~~~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省通勤 入沪“太畅通”

  □本报记者 王倩 见习记者 夏天祺

  早上7时40分,张晓峰从家出发,半小时自驾到达太仓高铁站。8时24分,列车准时到站,搭载这趟车,30分钟即达上海虹桥火车站。出站、扫码、骑上公共自行车,不到10分钟,张晓峰就出现在位于虹桥商务区的公司门口。

  “这就是我每天的‘BMW’出行模式,我的通勤效率比很多住在上海的同事都高。”张晓峰是每天最早到公司的员工之一,他说,通过Bicycle(B)+Motor(M)+Railway(W)的混搭出行方式,“跨省通勤,无缝衔接、一路畅通”。

  太仓人张晓峰大学毕业后便在上海工作,15年来,一直是沪太两地通勤状态。过去,张晓峰一般都是自驾上班,但是遇到下雨天或者进入上海某些路段,就会非常拥堵,这对于上班需要打卡的他来说,时间带来的紧迫感一直萦绕心头。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上下班的路越走越便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太仓的区位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2020年沪苏通铁路一期开通,2023年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太仓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沪太同城效应加速放大。张晓峰说,“现在上班从容多了,在高铁上我还可以看书、刷新闻,甚至开线上会议。”

  下午,张晓峰接了一个电话。“太仓实验室的设备有一个参数需要调试,得过去看一下。”他掏出手机,预约回程的高铁票,“买了高铁月票,可以随时预约,随时出发,还能打折省钱。”一个多小时后,张晓峰准时与太仓的同事会面。

  张晓峰所在的利氪科技,在上海设研发中心,2022年在太仓设生产基地。作为一名系统专家,他大多数时间在上海搞研发,有时会到太仓工厂进行指导。他说,在两地工作生活,更能感受到沪太同城化带来的便捷。

  “其实不止是张晓峰,因为工作需要,往返上海太仓两地就是我们的日常。”利氪科技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文亮表示,当时公司将新厂的地址框定在以上海为中心的40分钟交通圈内,经过反复考察,最后选择落在太仓。文亮坦言,太仓畅达的交通方便人员往来,便于公司高效开展相关业务,并且太仓是“德企之乡”,一辆汽车70%的零部件可在本地找到供应商,这些因素对致力于做“汽车底盘智控领跑者”的利氪科技来说极具吸引力。另外,太仓优渥的营商环境、丰厚的人才政策等,都能助力科技型公司更好成长。

  太仓是环沪城市群中离上海最近的城市,距上海市中心仅50公里,正以交通互联互通为先导,放大“同城效应”,承接上海优质资源“北溢”,在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方面深度融入上海,努力把“上海下一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下一站上海”的发展胜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时事
   第04版:精神文明建设
报头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苏州立琻半导体上榜
意欣智能打造“超级工厂”
“七彩夏日”青少年暑托服务升级
集装箱吞吐量稳中有增
打造“行走的救护员”队伍
编者按
跨省通勤 入沪“太畅通”
板桥西瓜大又甜
太仓日报一版要闻01跨省通勤 入沪“太畅通” 2025-06-16 2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