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这是我去年结婚时买的婚纱,现在想捐出来,给村里这个活动出一份力。”沈凯雯是沙溪镇半泾村村民,2月18日,她将结婚时穿的婚纱捐给了村里的“光影幸福站”,希望将幸福带给更多人。
当天,10多位村民相约一起来到设立在半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光影幸福站”,捐赠自家衣服。“我跳广场舞时买了很多有民族特色的衣服,这类衣服太多了,我就拿一些出来捐赠,和大家一起分享。”70岁的沈金妹说,这些衣服是自己精心挑选的,能够给别人带去快乐,她很开心。
“光影幸福站”里,复古元素处处可见。记者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拍摄复古风格的照片,他们身上穿的西服、旗袍等正是来自村民的捐赠。
沙溪镇的“公益婚纱 幸福小站”于2021年9月创立,由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负责日常运行,不仅提供婚纱礼服免费租赁、红事新办指导等服务,还会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补拍婚纱照、公益婚纱秀等活动,有效链接市民实际需求、开拓资源供给,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重要阵地。去年夏天,半泾村创新打造了“公益婚纱 幸福小站”的分站——“光影幸福站”,记录村民的10周岁成长礼、18周岁成人礼、“金婚”等幸福瞬间,用镜头定格美好记忆。
“目前,我们的‘光影幸福站’已经收到村民们捐赠的40多套衣服,有婚纱、西服、旗袍以及汉服等,都免费提供给村民拍摄使用,已经有12对老夫妻在‘光影幸福站’定格幸福时光。”半泾村党委副书记王凤丹介绍。
当天,半泾村的“幸福专线”正式开通。志愿者坐着“幸福专线”走村入户宣传“光影幸福站”及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半泾村面积比较大,村里组织的活动,住在青秧片区等较远片区的村民参与率比较低,我们希望通过‘幸福专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王凤丹介绍,在第一天的宣传中,就有两户居民现场捐赠婚纱、旗袍给“光影幸福站”。
据了解,半泾村还成立了“移风易俗哒哒服务队”,将移风易俗“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模式推广至田间地头,攀比之风、铺张浪费现象少了,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最大受益者。“我们把移风易俗活动和积分激励计划结合起来,村民捐赠衣服,村里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商品或者服务,通过蓄积移风易俗内生动力,村民们从‘为我做’转变为‘我来做’,从而把移风易俗的‘循环链’盘活。”王凤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