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陆渡街道白云渡大桥周边有宗艺花园、白云渡公寓两个小区,还有一排沿街商户,同时靠近滨河公园,日常停车需求较大。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释放更多的停车资源,市城管局联合陆渡街道完成了白云渡大桥桥下停车场改造,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20余个。
“白云渡大桥桥下有一大片空地,先前,附近施工方在这里搭建工棚,还将不用的设施随意丢弃在这里,整体环境脏乱差。”陆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道将这片区域清理后进行了硬化,并规划出20多个停车位,缓解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这是市城管局以停车便民、惠民、利民为目标,不断缓解停车难的缩影。今年以来,市城管局持续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不断为停车服务“加码”,目前,全市已通过利用闲置地块、城市边角料等方式,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704个。
与此同时,市城管局还通过科技手段让停车更便捷。目前,全市4条收费道路停车泊位试点“地磁+巡检车”模式,并在城市主要道路及高速出口处配套设置39套ETC缴费设施,停车计费更加精确;通过道闸设备升级或平台对接等方式,实现全市303处停车场(点)融入苏州“一个平台、通停通付”停车支付体系,缴费更加高效。
不仅如此,市城管局还通过资源整合让停车更惠民。依托“太e停”智慧停车平台,推动4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共享车位,并创新启用海运堤二期、百隆广场等10处“商居共享”停车点位,有效减轻市民夜间停车负担;联合市城发集团在全市23处公共停车场(点)推出线上包月服务,为周边居民和商铺提供更加经济的停车选择。
接下来,市城管局将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挖掘停车空间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更多便民举措,提高资源利用率,让群众停车方便、出行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