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雪苗 文/图
曹金元,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于1979年参军,入伍4年当班长3年,人称“老班长”。转业后,担任过渔政检查员、社会治安联防大队指导员、武装部副部长等。参加工作43年以来,获得县市级以上先进个人荣誉30余次。
■用心用情的好班长
1979年,18岁的曹金元在高中毕业后,怀揣着报效国家的满腔热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军旅之路。他被分配至山东胶州某部队,成为炮兵指挥连的一名新兵。
入伍不久,才华出众的曹金元被任命为班级文化教员,肩负起教授语文与数学的重任。入伍未满一年,他因表现卓越被提拔为副班长。1982年,升为班长。在历次全师军事技术竞赛中,曹金元率领的侦察班屡创佳绩,多次摘得个人与团体的桂冠。他获得了“优秀士兵”“用心用情好班长”等荣誉称号,成为了部队中的典范。
按照原计划,曹金元应在1982年退役。鉴于他在军事技能、管理才能以及文化素养方面的突出表现,部队决定让他延期一年退役。1983年10月10日这天,对于曹金元来说意义非凡,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祖国输送优秀的兵
1988年到2021年,曹金元先后在原直塘乡武装部、沙溪镇武装部任职,主要负责征兵工作。“我要为祖国送去优秀的兵!”曹金元说,在那时要很好地开展征兵工作较为困难。尤其是农忙季节,他们需要根据村民的作息时间上门拜访,常常要在晚上10时以后或是天亮之前到达征兵对象家里。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他们甚至帮着村民一起干农活。
参军入伍不仅能够强健体魄,还能磨炼人的意志。但还是有一些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军。“都是独生子,家长心疼孩子会在军营受苦。”他回忆道,有时,情绪激动的家长会直接找到他,他就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历,从法律和情理两方面入手,努力说服对方。为了打消征兵对象及其家庭的顾虑,曹金元还积极推荐退役军人到当地乡办企业就业。
■化解百姓心中的“千千结”
曹金元在工作期间,因擅长处理政府与群众、邻里之间的关系,成功化解众多矛盾,而深受群众好评。退休后,曹金元依然在矛盾调解领域发光发热。他常说:“群众为难的问题,就是我该努力的方向。”为此,他在沙溪镇矛盾调解分中心创立了“老班长”工作室,专门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自“老班长”工作室成立以来,曹金元对邻里或家庭矛盾从不轻视,每次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处理好老百姓的家务事、烦心事、揪心事,成功化解双方心中的“千千结”,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得以在基层有效解决。此外,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曹金元还注重向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因此,他的调解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2023年,“老班长”工作室被市司法局评为金牌调解工作室,曹金元被授予“沙溪镇金牌调解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