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花菜正在上市。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属于萱草类植物,可欣赏、可食用、可入药,烹调得当的黄花菜美味可口,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但大家在烹饪新鲜黄花菜时要注意观察,不食用没煮熟的黄花菜。
我们吃的黄花菜其实是萱草花的一种,它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稳定血糖,还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钙、钾、镁、铁、锌、硒等营养,其中蛋白质、糖类、钙、铁的含量比其他很多蔬菜都要高,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还多两倍。
但是,鲜黄花菜中的某种成分食用后会导致恶心、呕吐、口干舌燥和腹泻。以往的研究一直认为该成分是秋水仙碱,秋水仙碱经过胃肠道吸收后部分被氧化为二秋水仙碱,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经蒸气、漂烫后,秋水仙碱会被分解,可安全食用。但近几年也有研究人员对黄花菜中的“有毒成分”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不过,无论这种“有毒成分”究竟是什么,它能导致食用者身体不适、出现中毒症状是事实。
但是大家也不用多担心,鲜黄花菜只要得到妥善的处理,还是可以“尝鲜”的。鲜黄花菜的花蕊有毒物质含量较高,需要先去掉花蕊,然后清洗干净焯水,再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两个小时,并充分煮熟,这样就能去除有毒物质,避免食物中毒。
如果觉得鲜黄花菜处理方法麻烦,可以购买干黄花菜,黄花菜干制过程可以破坏其所含的毒素,吃起来更放心。干黄花菜在食用之前需要提前泡发,放入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清洗干净即可。浸泡干黄花菜的水可能会变黄,这是因为它的花粉溶在了水里。
如果在花坛里看见“黄花菜”,千万别摘,这些很可能是大花萱草和金娃娃萱草,有毒物质含量会高出黄花菜十几倍,中毒风险较高。
(来源:苏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