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荫
那天,我们是在一场夜幕下的微雨中进入了南长街。
南长街,无锡的著名古街,临水而建,水陆并行,古街区修旧如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如今,几乎每个江南的城市中,都保留着若干个珍稀的古街区,有大有小,大同小异。那里有古桥、古树、古宅、古街,成为当下的“网红”打卡地。然而,每个古街区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人文和传承,体现出不一样的历史风貌。
梁溪街头,车流不息,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车窗外,雨似乎越下越大,滴滴答答的雨声敲打着车窗,真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味道。玻璃上水珠模糊了窗外的视线,依稀的景致越来越难分辨。向外张望,只见打伞的过客,身影绰绰,步履匆匆。
去无锡,二月看梅,疏影暗香;三月赏樱,烂漫春光,人间四月最美天。一曲《太湖美》唱红了无锡,无锡的山水景致看不够,但有个地方值得牵挂,那就是古运河畔的南长街,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南长街,坐落于古运河畔,北通长江,南达太湖。南长街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北宋时期,是无锡城的主要街道之一。明清时期,南长街更是商贾云集,盛极一时。如今走在古街区,依旧可以感受当年的雅韵遗风。
依托古运河,南长街富有“运味”。大运河是根,是魂。全长170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的水脉,文脉,串联起运河两岸的一个个城市村庄。大运河绕城而过,或穿城而过,沿线催生并孕育着无数的“南长街”。
灯笼高悬,灯火辉煌。在“运河古邑”的牌坊下,古韵今风的南长街似一幅“运味”人间的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古运河两岸,万家灯火,璀璨如昼。
在跨塘桥畔的游轮码头,我们一行坐上游船,虽然是机动船只,少了桨声,少了欸乃,但依旧“突突”地踏浪前行。这里水面宽阔,游船如梭,两岸灯火交织,星星点点。水面越来越宽,经过江南水弄堂,大公桥,便在一座单孔石拱古桥——清名桥下穿过,向着前方南水仙庙地带进发。
这座飞架于古运河上的清名桥,始建于明代,是街区内的重要历史文化标志。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江南运河无锡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的游船向前不久,便掉头往回赶。清名桥再度映入眼帘。
于是我们提前在清名桥码头上岸,去走一走这座花岗岩堆砌而成的古桥。走上桥头,因为下着雨,石板上光滑锃亮。沿着石阶而上,便登上了桥中央。桥上人头攒动,争相拍照。运河波澜不惊,流光溢彩。古街区灯光璀璨,一览无遗。
此刻,我想起了诗人卞之琳的诗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站在桥上,放眼望去,眼前是流动的河水,远处是城市的喧嚣,或许再远处的长江奔流入海,太湖烟雨朦胧,还有更多更远处的绿水青山。
我们沿着古运河畔的南长街漫步,这里有寺、有塔,有河、有桥,有窑、有坊,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温婉绵长。此时此刻,夜市最热闹,人流最拥挤。街头美食众多,油酥饼、小笼包、糖醋排骨……色味俱佳,满街飘香。糖画、剪纸、泥人等手作工艺、传统非遗、民间艺人表演,再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导游说,夜游南长街,感受最精彩。古运河的桨声灯影,古街区的人声鼎沸,江南水乡的静与动、快与慢,会因各人的体验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找到心灵的寄托。其实,旅游也好,行走也罢,无非就是苦苦地寻找和体验。诗和远方不在别处,就在这里。
南长街,一条“运味”十足的街,有诗有梦有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