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曦
在与病魔苦苦抗争两年之后,母亲在这个暮春时节,撒手人寰。把我带到世上、给我生命的人,永远地离去了。
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教数学。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的女老师多是教“a、o、e,i、u、ü”的,有个数学老师妈妈,感觉挺特别。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我上中学之后,每天吃过晚饭,总是由妈妈发起全家齐做数学题。一盏桔色的台灯下,一家三口围坐桌前,或者为一道数学题冥思苦想,或者为不同的解题思路互不服气,又或者为攻下难题喜笑颜开。于我,是完成家庭作业提高数学成绩;于父母,是重拾校园印记与青春回忆。这一幕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伴随我成长,给我最深远的影响。
在母亲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人们称呼她为“小王晓棠”,因为她有和电影明星王晓棠一样漂亮的大眼睛和明媚的脸庞。在我看来,母亲的善良比她的美貌更值得称道。她特别乐于帮助别人,家庭贫困的学生、生活中碰到困难的同事、家道中落的远房亲戚……都是她施以援手的对象。我考上大学后,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住房比较宽裕,她就让离家远的学生、远房亲戚的孩子住在我家,免费供他们食宿。学校里年轻教师的孩子们口渴了会跑到我家,那里有慈祥的刘婆婆为他们准备的水杯,当然还有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我家还先后借住过父亲的一个侄儿、两个侄女,虽然是夫家的亲戚,母亲待他们跟娘家亲戚没什么两样,为他们辅导作业、洗衣做饭,病了跑医院,哭了哄开心。我这几个堂哥堂姐跟母亲都很亲,长大后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母亲讲。到了母亲晚年,常常嘘寒问暖,殷勤问候。我后来读到“人美心善”这个词,认为这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写照。
母亲非常聪慧,心灵手巧,织得一手漂亮毛衣。我最喜欢看母亲织毛衣了,她的手上下翻飞之间,凤尾、树叶、波浪、花瓣就织出来了,简直就像变戏法,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且,她织毛衣的时候并不紧盯着手中的活计,而是看着电视、沉浸在电视剧的喜怒哀乐中,却从来不会织错,真是让人叹服。从小到大,母亲给我织过各色各样的毛衣,套头的、开襟的、马甲、披肩,还有帽子、袜子、手套。最让我的小伙伴羡慕的是一双只露出拇指和食指第一节的分指手套,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冬天有这样一双手套戴着写作业,真是幸福感爆棚。织手套并不难,难的是分指手套,而且还要露出两节手指头,这就要精工细作了。母亲不愧是数学老师,精于计算,在女红上也发挥出她的专业优势。我的先生第一次到我家时,母亲送了他一件亲手织的毛衣,是当时流行的“三浦友和毛衫”。白色的毛衣穿在先生身上,又时髦又体面,很是帅气。这件白色毛衫至今保存在我家的衣橱中。
母亲辞世已有月余,我的思绪总是萦绕在她的音容笑貌之间。她穿过的衣物、用过的家具、喝过的水杯……件件俱在,睹物思人,倍感伤心。微信聊天记录上,她发给我的消息还在,只是时间永远定格在她离世的前一天,提醒着我: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此生再无人可唤一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