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媛)日前,约30名企业员工来到娄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某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娄东司法所通过“诉前调解+示范联动”的方式为该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经了解,该企业因经营困难,拖欠50余名员工两个月工资,员工多次与老板沟通工资发放问题未得到解决。受理案件后,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企业负责人进行调解,企业负责人当日签订承诺书,承诺10日内解决欠薪问题。
考虑到该案涉及金额大且企业无力支付,为优先保障员工权益,娄东街道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小组,由市法院、娄东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板桥派出所联合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化解小组通过综合运用诉源共治机制,开启诉前调解“绿色通道”,将原先需耗时3至6个月的“立案、诉讼、判决”流程缩减到5日内完成,并对50余名员工进行调查询问笔录确认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随后,根据企业员工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娄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人民调解协议,按照工龄将调解协议分为补偿协议和补助协议,运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加速案件调解进程。在此过程中,娄东司法所邀请律师参与陪同,为员工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目前,欠薪案件双方已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企业承诺付清拖欠的员工工资,如未履行承诺,法院将强制执行,资产清算后优先偿还企业员工。
劳动欠薪案件是娄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中的重点案件,通过“诉前调解+示范联动”方式及时化解此次欠薪纠纷,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纠纷真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及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