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今年上半年,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苏州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要求,持续提升“市场准入”“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审批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等改革创新工作,不断完善两个“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在太仓办事最容易政务营商环境。
上半年工作成效
>>>
>>>
成绩单
■市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分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约233万件
■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4.5万户,同比增长5.07%
■办理市权限内投资项目513个,同比增长36.1%
■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4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3份
■公共资源交易605个,交易总额144.2亿元
■全市共收到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93.1万条,评价满意率99.9%
提升“两条主链”服务质效
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间平均压缩至2小时内,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三大件”电子化模式全覆盖,法人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率超70%。做优“三线平行”等审批服务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122个新增新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为6天。全面取消电子招标文件费,降低市场化投标工具使用费,免收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落实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减免政策,累计减免金额4.36亿元。开出电子保函2940单,减少企业资金占用3.25亿元。
拓展“一网通办”功能应用
加快与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新增对接住建、市场监管等7个部门系统,推出户外广告等20个场景智能预审,申报材料自动核验。在省定“一件事”基础上推出“企业上市合规性审查”等5项特色“一件事”。推进“审管执信”省试点工作,推出“排水管网”“户外广告”“违建认定”等社会化监管场景。上半年,“太仓一网通办平台”新增注册用户9万名,访问次数419万次。“中介超市”平台入驻中介机构达356家,可提供548项中介服务,上半年已有133家项目单位的137个项目通过平台选取了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建议书编制、建筑工程测量等中介服务。
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动态调整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78项。2086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办,占比97.6%。构建“1+9+157+N”线上线下“一张网”,深化与银行、企业、产业园等载体的合作力度,建强“15分钟政务服务圈”便民利企服务。升级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在各区镇布点“虚拟综窗”,通过视频连线实现两地办事“面对面”。推动昆太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跨地域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
下半年工作计划
优化企业开办全链服务
申报更省心,线下提供“口述登记”服务,线上探索“AI+企业登记”服务,打造智慧登记“样板间”。落实企业“一照多址”登记,推行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准营更便利,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推出更多应用场景促进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创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应用场景,在公共资源交易、银行无纸化开户、工程建设等领域持续推广应用。
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效能
精准服务重点项目,联合区镇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审批市镇两级联动机制,制定建设项目“帮代办服务手册”,对帮代办服务进行扩容提质,对项目报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梳理,提前沟通、有效规避,保障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加强规范项目审批,出台《存量建筑临时改变使用功能指导意见》《太仓市工业建筑城市界面提升指引(试行)》等文件,为我市存量建筑规范审批提供依据文件,促进我市工业建筑高品质发展。
增强一网通办平台功能
升级智能“不见面”审批,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事项作为试点,探索“云踏勘”功能,提升审批质效。加快与部门自建系统的对接整合,优化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强化部门协同能力,推动“审管执信”更多场景化应用。丰富“一件事”“掌上办”服务,聚焦实际需求,推进“置业一件事”,构建房产交易服务新模式,提供与不动产相关联的落户、地址证明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项目开工一件事”,在主链改革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涉企不动产登记”“市政管网接入”等一件事,同时将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辅链事项一并纳入工改平台,一揽子解决企业项目开工的整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