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镇 >>>
本报讯(记者 刘志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精准有力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文化课堂,让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近年来,浮桥镇以擦亮文化品牌、解决群众需求为主线,积极探索新方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凝聚人心。
浮桥镇积极发挥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沟通桥梁作用,收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分类整理群众需求,采取“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接单”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有温度、有内涵。同时,注重吸收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年轻干部、道德模范典型、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加入文明实践队伍。全镇共成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80余支,常态化开展关爱青少年成长、社会应急、文体活动、公益慈善等各类志愿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0余场。
为了让文明实践工作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浮桥镇不断创新文明实践载体与形式,努力让文明实践的“圈层涟漪”惠及更多群众。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书香阅读等主题打造“桥见文明”“勇立桥头”“映初心”“浮满书香”等文明实践项目品牌,推出电影进万家、“2023,看见阅读的力量”、24小时农家书屋等特色项目,不断发掘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途径。重点聚焦空巢老人、青少年儿童、少数民族同胞等特殊群体,提供助学乐教、团结互助等文明实践服务,开展“油菜花海里的自然与艺术之旅”“侨爱有我,共护长江”等特色活动,提升服务针对性。将文明实践办在田间、小院、乡村、老街,开展“弘扬‘四敢’争春早,田间助农暖民心”田间实践课堂、“探寻古村落,品味古韵美”走进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等活动,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实现以点带面,真正打造便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