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钟其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常被用来寓意“招财进宝”,如“金算盘”“铁算盘”之类比喻,即是形容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会做生意的精明人士。前不久,牵动众多家长心弦的中高考成绩纷纷出炉,然而你是否知道,在以前,决定考生成绩的结分工作与算盘密切相关。
当年,我在教育局工作,曾参加过中考阅卷。阅卷工作由教育科、招办和教研室共同组织实施,一般情况下,三到四天考卷就可以批完,然后进入结分阶段。
那时,太仓每年参加中考的考生大概有五千人,结分计算面广量大,且由于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相较笔算,用算盘结分成了最佳选择。最初,结分用的算盘都是借来的,大小不同,挡位也不一样。后来,考虑到算盘是当时会计的吃饭家什,借用多天不太方便,于是招办统一购买了几十只算盘专用。
中考结分工作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与阅卷相衔接的计算卷面成绩,此间分三步:第一步,是复核每道题的分值。批卷时,阅卷教师一般用心算,将得分点上所得的小分相加,算出整道题的得分。复核就是为了保证每道题得分的准确性,对于分值不大的题,一般仍用心算;对于最后几道分值较大的压轴题,就会用算盘拨算。第二步,是计算卷面成绩。用算盘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学生的单科成绩,并填写在卷子最上面的得分框内。最后一步,要用算盘算出整本试卷的分数总和。计算卷面成绩时,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在阅卷室内此起彼伏,发现高分时大家共同赞叹,看到低分则相互惋惜。待全部成绩计算完毕,阅卷教师会将整本试卷的总分以及其中的最高分、最低分、及格数、优秀数报给阅卷组长。
接下来,就是计算学科成绩。这项工作一般由阅卷组长负责,使用算盘将每本试卷上的总分相加后,根据公式算出学科平均分,并根据各本试卷的合格数和优秀数,算出学科的合格率、优秀率。将上述结果与学科最高分、最低分一起上报阅卷领导小组后,该学科的阅卷工作就结束了。
最后,就要计算每个考生的总成绩了。这项工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录取命运。于是,不仅古老的算盘又一次大显身手,操盘者也是领导小组请来的一批会计能手,以确保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务。根据计算结果,所有考生将按成绩高低排序,并由此得出各个分数段的考生数,作为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各段录取分数线的依据。当然,此时全市(县)中考最高分也一目了然。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计算卷面分数和考生的总成绩等都采用微机处理,算盘早已退出结分舞台。但是,算盘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算盘不仅具有计算灵便、准确等优点,还可以玩乐,比如时下有不少老人别出心裁地在算盘上玩“限时加法”“拨珠猜口诀”等游戏,因为在打算盘时需要脑、眼、手密切配合,所以这些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