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副刊·银龄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食同源话荠菜

  

  

  

  □徐军奇

  

  荠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遍布大江南北,野生的荠菜虽然香气浓郁,但植物纤维粗糙,口感不及人工种植的鲜嫩。人们喜爱食用荠菜,荠菜的烹饪方法也很多,可凉拌,可烧汤,还可作为馅料来包饺子﹑馄饨等。当一碗热气腾腾的荠菜馄饨端上桌,只见荠菜像碧玉一样被裹在白色的馄饨皮里面,调好鲜汤,撒上细小的葱花,便是舌尖上的美味。

  记得上学时课本里有一篇张洁的《挖荠菜》,文中写到:“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当代文人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古时爱好美食的文人墨客也不吝惜他们的笔墨来赞美荠菜,魏晋时期就有一篇《荠菜赋》流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与徐十二书》中也详细叙述了荠菜的烹调方式:“今日食荠极美……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蚬壳多于羹面上,不得触,触则生油气,不可食,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大诗人陆游则在《食荠十韵》中把荠菜赞成天赐的美食:“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侯火地炉暖,加糁沙钵香。”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不光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医药资源比较匮乏,如出现尿频、尿急,甚至肉眼血尿的情况,有经验的赤脚医生便会告诉患者,去田间地头寻找野生荠菜,把它采回家,洗净后煮水当茶喝,以治疗这些尿路感染的症状。患者往往喝了这碧绿的茶水,症状渐渐解除,简单易得的荠菜成了良药。

  荠菜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药方》中:“荠菜,味甘温、涩无毒,利肝气和中,杀诸毒。其子主明目,目痛、泪出。其根主目涩痛。”其中记载的药性与甘草十分相似,所以荠菜也被称为“菜中甘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详细记载了荠菜:“释名为护生草,甘、温、无毒,明目益胃。”当然荠菜也有禁忌症,《本草经疏》记载:“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医学入门》中也有“中寒有痞者禁服”的条文。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荠菜有兴奋子宫、气管与小肠平滑肌,缩短出血时间,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利尿、退热,抗应激性溃疡等作用。另外,荠菜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荠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是荠菜的主要抗炎成分之一。

  田间地头默默无闻的荠菜,竟有如此多功效,既可作为美食充饥,又可疗疾祛病。在江南地区,至今尚有农历三月三为荠菜生日的说法,可见老百姓对这种药食同源植物的喜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光影30年
   第04版:专刊·水务局
   第06版:新闻·影像
   第07版:平安法治
   第08版:副刊·银龄
我家“宠物”赛孙女
晨练
菜园
圆大学之梦 歌夕阳人生
夕阳书画
药食同源话荠菜
太仓日报副刊·银龄08药食同源话荠菜 2023-03-22 2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