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华
如果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那古松弄曾经妥帖地安放着无数60、70后的童年。生锈的铁环滚过狭窄的弄堂,彩色的手绢丢在罗汉松下,弹弓打中过邻居的木窗,笑声、闹声、尖叫声夹杂着油条粢饭糕的香味,弄堂口的煤炉上还炖着一砂锅黄豆猪蹄,天井的铁丝上还挂着半只咸鸡和沾着爆竹的红衣,一枝蜡梅斜开在积雪的屋檐下,自行车铃声又惊醒了古松弄的一个早晨。
古松下的光影总是被拉得很长,这里的时间过得慢,麻雀可以在树上叫一整天,一碗荠菜肉馄饨可以从楼上端到楼下,一提桶的井水也是那么可人的冬暖夏凉。只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里的房子尽显沧桑,墙不避风,瓦不挡雨,一到雨天便有锅碗瓢盆的“交响”。开裂的老墙,老化的电线,堵塞的下水道,无时无刻不在诉说房屋的老旧,小区的萧条。 风从古松弄穿过,颓废的老墙斑驳,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父亲,腰弯背驼,单薄的身躯早已承受不了时间的重量,仍喘息着托举着头顶上的青砖灰瓦和一群儿女的生活。古松弄像是娄城一块修复不了的伤疤。
“轰隆隆”的巨响如春雷划过沉闷的天空,巨臂凌空瓦砾飞扬,时间定格在2022年7月26日,一声号角,太仓城市更新项目古松弄地块最后一户居民签约,提前百日完成“百日签约、百日腾房、百日征收”!这是太仓城市发展新的里程碑,这是古松弄的蝶变新生。
居民们亲见那一排排老楼倒下,不舍地摁动手机,留下最后的影像。他们的眼里是激动的泪花,挥一挥衣袖,这告别意味着最好的重逢!机械轰鸣,马达声声,一千个日日夜夜的重建之后,古松弄将成为太仓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城市更新的典范。现代的高楼,生态的花园,开窗见绿,出门即景,阳光,树木,空气和水都是这里跃动的精灵,空气中依旧飘散着人间烟火,这将是新与旧的完美结合。这里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道是可以漫步的,光影古松是那么古典,也是那么年轻。诗人说:“一座如玫瑰红艳的城市,已经有时间一半久远。”古松弄的罗汉松也将迎来新的春天。更多的鸟儿来这里筑巢,四处流淌着“诗一般的幸福味道”。
时代需要创新,城市需要更新。城市更新 ,让生活更“新”!城市更新,延伸城市未来,光影古松也将记录这翻天覆地的变迁,延伸着生活的经度和纬度,延伸着历史文脉、丰富着城市内涵,也升华着人们的心灵! 心之所向,月之所往,情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