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在坚持现代田园城组团布局模式的基础上,以主城和港城为市域双心、片区差异化为引导,双心驱动、多极带动推进全域城镇化;鼓励主城科创服务与临港生产应用联动发展,强化产业功能分工协作。做好港城规划,聚焦创新发展。高标准编制港城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聚焦创新引领、产城融合、区域联动,指导港城高品质开发与建设;协调周边区域总体结构,规划形成“两心一带、三轴七区、多点联动”的空间结构。
当好一体化发展示范样板
会议强调,太仓要更加积极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部署,做好“接轨上海、融入主城、联动周边”的文章。
副市长、城厢镇党委书记盛海峰表示,城厢镇将在扎实推进昆太联动中敢为善为、勇挑大梁,全力打造昆太协同发展区,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推进主导产业优势互补,瞄准载运智造、先进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方向,依托产业载体,探索“枢纽带动、融合联动、整体协同”发展路径,构建跨区域产业集群体。推进产业链条不断织密,以整体招商、错位招商、承接招商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载体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用“定制化”载体承接不同类型优质项目。推进配套资源共用共享,充分发挥太仓市科技产业园和昆山光电产业园毗邻的潜能与优势,优化整合江苏先进无机材料研究院和昆山杜克大学产才资源;以独溇小海为重要抓手,统筹抓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各项工作,建设昆太文旅新地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
“这次会议为太仓提出的一系列新命题,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市发改委主任万芬奇说,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一方面积极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强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等合作,主动承接和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围绕港产城一体化战略,加强与上海港口对接合作,引入更多高端功能配套,大力引进总部型、税源型、平台型物贸企业,培育壮大航运物流专业市场等。另一方面加快融入娄江科创文化走廊建设,强化与娄江科创文化走廊、吴淞江科创带的对接联系,助力娄江新城科创载体、产业园区提速建设,打造娄江科创文化走廊上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扎实推进昆太联动,在项目合作、产业创新等领域协同发展。主动深化与常熟方面的合作,推动汽车产业、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加强与南通、盐城等地产业协作,落实好南北挂钩、跨江融合等任务。
市交运局局长徐勤表示,市交运局将积极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苏州区市域一体化发展部署,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通、昆山、常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着力构建“5+1”轨道交通网络,全力保障南沿江铁路,全力推进北沿江高铁、沪苏通铁路二期、沪武高速改扩建及海太通道(公路部分)等项目年底开工建设。全力破解苏锡常先导段前期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力争年底全线开工。加快推进沪宜高速苏沪省界至太仓北枢纽段、南疏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昆太“1高3快3轨”道路交通体系。不断推进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连接贯通,加快构建衔接顺畅、布局完善、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跨区域道路网体系,着力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以交通先行做好“接轨上海、融入主城、联动周边”文章。
加速提升太仓能级量级
会议强调,太仓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产业规模,加强高端人才支撑,全力优化提升存量空间,“以文化人”形成基层治理新气象,持续做优特色农业。
高新区是我市对德合作的发源地、主阵地。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雅萍表示,高新区将全力打造以中德合作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设自贸区政策创新试验区、中德“双碳”行动示范区、中德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中德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区,推动高新区成为对德合作的最美窗口。加大对标杆性、牵引性的德资龙头项目的引进培育力度,高水平建设德资聚集地,至2025年,德企总量突破600家,规上德企200家,隐形冠军德企80家,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0家,德企工业产值、累计利用德资分别达到1000亿元、100亿美元。多元化丰富德式元素,精心办好啤酒节、“双元制”职教大会等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系列活动,确保罗腾堡德风街成功开街、玛丽蒂姆酒店开业运营。
市工信局局长方海宁说,我们将勇挑大梁,攻坚突破,奋力交出工业经济“高分答卷”。围绕我市“3+3”产业目标定位,强化统筹规划、细化扶持政策、盘活社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制造强市和网络强市建设,加快开辟对德合作新领域,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端装备产业聚焦高端数控机床、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高端装备产业创新集群。先进材料产业加强基础材料转型升级、突破高端材料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发展集聚化。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一园三片区。航空航天产业围绕航空关键零部件、核心基础材料等领域,全力打造“做航空 到太仓”产业名片。
会议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持续做优特色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明确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宣峰表示,我们将以推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重点,放大东林—万丰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持续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从加速高标准农田建设、市级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更大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以香塘艺术田园、七十二家村等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创建苏州共享农庄,打造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培育宜居宜业特色农业精品村,更高水平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继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更高层次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让村庄环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