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晨晨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哪里有生命的危机,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不幸的呼唤,哪里就有医师们的出现。白衣为甲披荆斩棘,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个医师节里,记者采访了几名医务工作者,听他们讲述从医初心。
大医精诚,倾囊相授
“最近怎么样?胃口如何?睡眠好不好?”虽然已经是午饭时间,高红勤的专家门诊室外还有不少病人在等候。高红勤是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虽然退休多年,但她仍坚持每周至少4次在市中医医院名医堂坐诊。
医者仁心,忘我奉献。为挽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而深度昏迷患者的生命,高红勤连续36个小时没有休息,直至病人脱离危险;在门诊上,为减少病患等候时间,她几乎不喝水,甚至有一次连续坐诊11个小时……
问诊间隙,高红勤还耐心指导实习生如何辨症施治、正确开方用药,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倾囊相授,可以为太仓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中医人才,将中医药发扬光大。从医几十年来,高红勤始终铭记“大医精诚”的誓言,在行医路上驰而不息。
若有需要,将主动请战
马金春是市一院产科副主任医师,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妇产科工作十多年,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马金春援藏工作一年,面对西藏恶劣的自然条件,他利用当地有限的医疗资源积极开展工作,与当地医生签订“一带一”带教协议,手把手教学,并多次参加下乡义诊巡诊工作,为藏民送医送药。马金春还开创了林周县医院首例产房紧急剖宫产,并应邀驰援邻县成功抢救一例剖宫产大出血病人。
今年3月,马金春主动请缨参加援沪采样工作。作为太仓援沪医疗队队长,出发当天他刚下手术台,就上了大巴车,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就带着办公室仅有的一件羽绒服出发了。援沪41天里,马金春带领医疗队足迹遍布14个区镇多个街道,总采样量52万余人次。
马金春告诉记者:“这两天,我一直关注西藏的疫情,等待上面的召唤,如果有需要,我仍然会主动请战,因为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青春奋斗,医者仁心
姚岗是城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作为一名公卫医师,工作十多年来,他在推进儿童预防接种示范化门诊建设、新冠疫苗的接种、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基层卫生“守门人”的重要作用。
今年2月,苏州出现疫情,姚岗毅然加入流调队援助苏州。3月份回太后,面对本土疫情严峻形势,他担任隔离人员转运组组长,24小时连轴转,做到精准对接,快速反应。面对当时艰巨的任务,姚岗说:“病毒不会休息,每一分钟我们都要争取,这是医生的职责。”
从2021年起,为满足群众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需求,姚岗全面负责市级新冠接种点的筹备和管理工作,扎根接种点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养老院、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讲座,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答疑解惑,提高接种意愿,筑牢免疫屏障。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守门人”,他们要做的是,培养一批基层卫生服务人才,为周边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