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今年以来,围绕“治违靓景 ‘绣’美太仓”主题,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迎难而上、聚焦重点、综合施策,取得阶段性成效和进展。据统计,前5个月全市已累计治理各类违法建设约72万平方米,其中安全隐患类违法建设11.64万平方米。
部分违法建设涉及群租房、侵占消防通道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市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工作专班联合属地对安全隐患类违建按下“清除键”。璜泾镇永乐村某工业区内共有99家企业,多为从事化纤加弹行业及其配套产业,还有部分从事金属加工、纺织等。“该工业区内违法建设面积达8万平方米,且这些违法建设普遍年代较为久远,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市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工作专班介绍说,目前璜泾镇已拆除该工业区内2万余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计划6月底实现该区域违法建设“清零”。
在推进企业违法建设治理过程中,一些存在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根治。今年,双凤镇就对维新村某企业存在已久的违法建设开展集中拆除行动,拆除违法建设面积2700余平方米。据了解,该处违法建设为某溶剂厂私自搭建厂房,后转租给某化工厂。后者又在原有违建基础上搭建了部分钢棚及厂房。位于娄东街道东仓北路某企业的违法建设问题也由来已久,该处违法建设以钢架结构、彩钢棚为主,面积达3100平方米,且为堵塞消防通道、占用公共空间的“痼疾”。最近,这些违法建设被全部拆除。
我市还通过确立重点整治项目来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打造亮点特色。今年,各镇(区、街道)共确立科教新城新浏河南岸风光带治理项目、浏河镇新塘管理区陆窑塘两侧整治项目等年度重点整治项目11个以及陆渡街道横沥工业园违建整治等重大挂牌督办案件10个。目前,5个年度重点整治项目的违法建设已拆除完毕,正推进或已完成提档改造工作;5个重大挂牌督办案件也已处置完成。在推进年度重点整治项目和重大挂牌督办案件中,我市坚持“拆建管”一体,高标准做好“工完场清”、复耕复绿、提档改造等“后半篇文章”,并进一步优化违建治理信息平台功能和运行,实现数据实时更新、报表一键导出,持续完善全过程监管、销账式整治和闭环式管理。
自我市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以来,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围绕保链稳企、安全生产等要求,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并通过集中整治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建设,用治违的“快人一拍”做到保障安全的“先行一步”。接下来,围绕安全隐患类违建“清零”的硬任务,全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将继续秉持“拆违就是保安全、保安全就是促发展”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强化市镇两级一体推进、部门横向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跑出治违除患的“加速度”。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强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严格落实快速联动处置机制,增强主动发现和有效治理的能力。加大对新增违建处置的督查力度,杜绝边整边冒、应拆未拆;发挥实体化工作专班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创新配套办法,指导基层实践,创新打造更多治违“太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