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凤丹/文 夏凤丹 欧阳孙晶 王静微 郑天赐/图
随着冬奥会的火热进行,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受到热捧,许多周边产品几乎“秒空”,可谓“一墩难求”。微博上,关于“冰墩墩”的话题热度也“持续在线”,这只萌萌的小可爱瞬间俘获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一跃成为“顶流网红”。
在记者的朋友圈里,许多太仓人纷纷拿起材料,自制“冰墩墩”,提前实现了“冰墩墩自由”。面塑、黏土、剪纸、手绘、各式美食……“冰墩墩”爱好者们脑洞大开,为其赋予更多精彩内涵。
“冰墩墩”自带艺术属性
“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自带艺术属性。
当可爱的“冰墩墩”与非遗文化碰撞出神奇火花,让摩纳哥亲王赞不绝口。2月初,摩纳哥亲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体验完“冰墩墩”面塑制作后,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忍不住要带两只回家。最近,沙溪面塑艺术匠人周琴也在家中忙活了起来。准备材料,捏出身体和四肢,安装五官、冰丝带……在周琴手中,一只“冰墩墩”慢慢变得圆润起来,惟妙惟肖,非常惹人喜爱。
剪纸爱好者也不甘示弱,争相秀出才艺,实现“冰墩墩自由”。记者看到,剪纸达人天天动作娴熟,一把剪刀在纸间上下穿梭,行云流水间,一只可爱的“冰墩墩”便跃然纸上,萌坏了办公室的同事们。大家纷纷表示,超想拥有一只限量版“冰墩墩”。
超轻黏土版“冰墩墩”可以说是门槛较低、可操作性较强的手工艺品了。日前,娄东街道景瑞社区的孩子们在指导老师金刚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巧手将粘土做成了可爱的“冰墩墩”。金刚告诉记者,相对于买来的玩偶,自己制作的“冰墩墩”是独一无二的。“制作过程特别考验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这与奥运精神非常契合。”
“冰墩墩”美食创意无限
艺术版的“冰墩墩”生动可爱,美食版的“冰墩墩”则令人忍俊不禁,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日前,市区一家咖啡店的咖啡师高盛,就用拉花的方式,拉出了“冰墩墩”。高盛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冬奥迷,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记者看到,在他的妙手之下,两只活灵活现的“冰墩墩”浮了起来,憨厚的形象跃然杯中,让咖啡温暖加倍。
在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上,桔子“冰墩墩”一出道就受到欢迎。准备一大一小两个桔子,两边挖圈,剪下来的桔皮可以做成四肢和耳朵,再用勾线笔画上五官和线条,合体组装,一只“桔墩墩”就完工了。记者也亲自尝试了一番,过程简单易操作且充满趣味,是亲子游戏的不错选择。
而对于“冰墩墩”的制作材料,网友们更是脑洞大开“就地取材”,“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变成‘冰墩墩’的”。平日里热爱烹饪的陆阿姨将“冰墩墩”做成了饭团和面点,可爱值满分,让人不忍心下口。“我看了抖音上的教程,就试着给小朋友做了个饭团,没想到小孙子食欲大开,一口气吃完了。”陆阿姨兴奋地说。
喜欢有度,莫忘版权
“冰墩墩”近来受到极大关注,一些“黄牛”和不法分子也伺机而动。假冒冬奥官方诈骗、 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等骗局已在多地发生,市民朋友如遇到需提前支付“定金”、收取“手续费”等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记者了解到,日前,北京冬奥组委发布消息,“冰墩墩”等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将持续销售到6月底,消费者们不必囤货,需理性消费,切勿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特许商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冰墩墩”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属于奥林匹克标志,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及《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等保护。同时,“冰墩墩”作为美术作品,也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冰墩墩”形象和名称,传播和销售“冰墩墩”衍生品。但将“冰墩墩”形象进行编制或者雕刻在自己个人物品中供自己使用、欣赏,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喜欢有边界,爱“墩”勿出格,喜爱“冰墩墩”的你,一定要理性而为、爱之有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