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静 王硕 文/图
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供应是否充足、品类是否齐全、物价是否稳定,这些都是市民们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实地走访我市各商超、菜场,并咨询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当前我市消费市场货品供应充足,供应链全链条畅通,生活必需品价格平稳。
“你好,请出示苏康码,正确佩戴好口罩。”在大润发超市二楼入口处,进超市购物的市民正按要求测量体温、出示“苏康码”。进入超市后,记者看到,超市里的米、面、粮、油等民生必需品应有尽有,肉蛋奶品种齐全、质地新鲜。“现在物资充足,生活有条不紊,我们心里也感到挺踏实。”市民杨先生说。
超市客服经理杜芳告诉记者,超市米、面、油、盐等库存充足,蔬菜、水果、肉类、牛奶都是每天早上送货,为市民提供新鲜食材。“目前,超市线下购买平稳。线上订单从2月11日开始有了明显增加,较平时增长15%以上。”杜芳表示,超市已调配人力,加强从配货到配送各环节的保障工作,让每张订单都能安全送到顾客手中。
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市民“菜篮子”同样保持稳定。春节过后,我市蔬菜上市量逐日递增,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在城厢镇最大的农贸市场中心菜场里,记者看到,市民买菜、购物井然有序。正在菜摊前购买蔬菜的市民吴女士说:“感觉疫情影响不大,菜价、肉价和之前相比差不多,菜场里食材挺丰富挺新鲜的。”
据介绍,为保障“菜篮子”供应渠道畅通,确保市场供应不出现断档脱销情况,市城发集团利民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积极与经营户沟通,畅通经营供应网络,确保现有的应急供应网络能够在必要时调运配送足量、安全的农副产品,保障菜场供应平稳。
那么,疫情之下,“米袋子”“油罐子”是否装得满、稳得住?答案也是肯定的。
“太仓粮油储备充足,应急加工能力也很完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在对地方粮食中心储备库、粮油批发市场、冻猪肉储备企业开展的库存检查中发现,我市各冻猪肉储备企业货源充足,管理有序;粮油等重要民生物资库存充足、质量良好、管理规范。
据测算,我市常住人口日均大米消费量约为203吨。目前,我市有储备稻谷3.031万吨、小麦1.299万吨、大米2639吨、面粉270吨、油250吨。截至2月14日,粮油批发市场共有大米库存3652吨、面粉1020吨、油456吨。此外,我市已落实大米应急加工企业5家,日加工大米能力达到318吨,可以满足全市大米日常消费加工应急保障。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抓好粮油保供稳市工作,督促相关企业切实履行好管理责任,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应急保障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各类要素资源保障,全渠道保障粮油、果蔬、肉蛋等民生必需品供应充足,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市场供应情况的动态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变化,加强监督指导,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