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产业发展生态全面优化
我市树牢 “一盘棋”思想,成立航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依托西工大科研技术实力,协同联动相关部门、区镇、科研院所,发挥平台载体功能,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专项支持力度,全面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生态格局。
目前,我市拥有一批关于航空航天的科研力量,主要研究机构有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江苏先进无机材料研究院等。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拥有机载设备、无人机、材料等研究团队,聚焦民用航空、电子信息、卫星应用等研究方向,推进科技成果研发、项目孵化、人才引进。
我市在航空部件加工设备、航空专用装备及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空维修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基础,还拥有400多家德资企业、超50家全球“隐形冠军”企业,长期对德合作使我市形成了精密零部件制造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
在人才引培方面,突出两校多院优势,加大对民用航空、先进材料等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西工大建设民用航空、柔性电子等10个专业学院,设立航空宇航结构研发中心、增材制造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
我市通过举(承)办航天产教融合与工匠人才发展论坛、复合材料与绿色航空论坛等多项活动,帮助相关企业进入大飞机产业链。为进一步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我市将在无人机、航空智能制造、航空功能服务等领域加快布局,努力实现航空产业“高端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