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高铁飞驰,农路宽阔,公交进村通组,便捷的交通网络编织出太仓百姓的美好生活。
四好农路 畅美舒安
“这几年农村公路越修越好了。”今年73岁的璜泾镇王秀村周家巷村民周淦泉说,以往驾车去城里要七弯八拐、绕路行驶,现在家门口的湘杨路是新建的,出行更方便、更通畅了。
路好走,对太仓百姓来说,是最实在的幸福。太仓的农路已不再局限于“好走”,更提档为“好看”。
“驾车行驶在路上,是一种享受。”周淦泉说,现在的道路安全舒适,路旁的景观美不胜收。
如今,路畅景美的“四好农村路”已经遍布全市。我市在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过程中,注重契合“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发展定位,打造“金仓丝路”农路品牌,真正实现了“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日益完善,管养保障体系日趋健全,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好农村路”生动勾勒了“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美好图景,有力彰显了城市的民生温度和幸福指数。
城乡客运 便捷一体
手点触摸屏,轻松查线路,哪怕初次来太的旅客也不会迷路。在上海路、太平路等11个公交亭,这样的智能查询系统方便了等公交的乘客。这是我市政府实事工程城乡公交候车亭智能升级改造项目取得的实效。
今年,我市对81座农村公交候车亭、电子站牌和245座城市智能公交候车亭、123座电子站牌进行设备更新,完成服务器和系统软件升级,切实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候车体验。此外,今年我市计划新增50辆公交,其中30辆已经上路运行,剩余20辆也将在年底投运。
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我市入围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为全省唯一上榜县级市。目前,我市村村有亭、镇镇有站,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候车亭(牌)覆盖率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多年保持5A级。我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构建智慧交通体系,目前主城区、主要城乡干道沿线智能公交候车亭、电子站牌基本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城乡物流也实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12个快递市级操作场所、37个快递分支机构网点、241个快递末端网点、25个邮政营业网点,快递实现末端全覆盖。
高铁加持 幸福提速
“高铁开通,我回安徽方便多了。”黄玉澍说。去年沪苏通铁路一期通车,不仅让太仓本地老百姓喜出望外,更让不少在太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切身的便利和幸福。
作为在太务工人员,黄玉澍来太仓已有3个年头,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他说交通的加持,让更多像他一样留在太仓的人感受到幸福,“太仓正在建设‘5+1’轨道交通网,以后到全国各地会更加方便。”
当前,沪苏通铁路一期已经建成通车,南沿江铁路加快建设,嘉闵太线、沪苏通铁路二期、北沿江铁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太仓站在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5+1”轨道交通正在太仓汇聚成网。太仓这座江南小城在高铁的带动下,将走向更大的舞台。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路网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加速构建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便利,也看到无限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