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施以来,大部分小区生活垃圾只能定时投放,这让很多居民犯愁。日前,浏河镇在滨江丽都小区试点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正式启用,该设备能24小时提供生活垃圾投放服务,大大方便了小区居民。
早上10时多,滨江丽都小区住户李丽拎着哈密瓜皮来到小区清洁屋边。她用手机对着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的扫码处扫了一下,便成功登录智能分类收集系统。李丽在液晶操作屏上点“厨余垃圾”,边上厨余垃圾投放口原本封闭的小门自动打开,她将哈密瓜皮倒进厨余垃圾收集台后,小门自动关闭,同时液晶操作屏上显示此次投放的厨余垃圾重量等信息。点击“完成”后,李丽再次操作,将装哈密瓜皮的塑料袋投放到其他垃圾箱内。
“每个用户家庭不但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了解此次垃圾投放是否准确,还可以在小程序中查看到‘投放总量’‘投放次数’等信息,非常便利。”李丽说,每个家庭对应一个垃圾箱开门码,家庭成员都可在小程序中查看相关信息,该小程序上还有“个人信息”“我的家庭”“预约记录”“违规记录”“联系管理员”等功能,遇到问题也可第一时间联系管理员。
这款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由苏州伯德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在试点了一个月之后,目前已正式投用。“该小区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时间是每天早上6时30分至8时30分、晚上6时至8时,这两个时间段还是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在现场协助,其余时间段市民可通过扫码自助投放。”伯德环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设备包含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类投放桶,箱体有液晶面板、按钮开关、脸部识别、厨余垃圾智能识别系统、称重、积分兑换、垃圾桶满溢提醒等功能,后台实时监测居民投放的垃圾。
不过,该小区并不是家家都可以随时投放垃圾的,要得到24小时投放权限,必须经过系统的考核。“厨余垃圾投放口内有一个摄像头,居民投放厨余垃圾时,摄像头会拍照留痕,后台人工智能系统会识别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并记录。如果连续10次分类投放都正确,工作人员根据后台提示会给这户家庭开放24小时投放权限。但24小时投放权限并不是永久性的,一旦被设备识别到有投放错误的情况,权限将自动关闭,需再连续10次投放准确才能恢复24小时投放权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通过二维码识别身份验证方式实现实名投递,如果小区居民垃圾投放准确率较高,就可获得全天候投放权限,相反,如果发现垃圾未分类或乱投放行为,可根据二维码追溯违规投放的业主。
据了解,智能垃圾分类投放设备为无法在固定时间段投放生活垃圾的居民提供了便利。滨江丽都小区有960户住户,常住住户约500户,目前已经有100多户家庭拥有24小时投放权限,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保持在95%以上,非固定时间段投放准确率甚至高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