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华 陆 媛 刘志婷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狠抓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党代会报告提出,我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推动美丽太仓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今后,我市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一步描绘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的全域全景新画卷?党代表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太仓的天更蓝
“今后,我市将重点聚焦抓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三个重点工作,持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让太仓的天更蓝。”沈玉其代表说,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沈玉其表示,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以“PM_2.5和臭氧协同管控”“城乡河道和重点断面综合整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作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执法监管模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优化区域生态布局,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此外,我市还将深化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林地、绿地、湿地“三地”同建;抓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提高碳排放治理综合能力,严把项目准入关,完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打响“水美太仓”品牌,让太仓的水更清
近年来,我市把提升水环境质量作为“治水”重点任务,坚持以全面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改革为统领,以长江大保护、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重点工程,切实做好“治理、提升、修复、长效”四篇文章,全市水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今后,市水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系统深入抓好生态建设的总要求’,对照生态环境质量短板,奋力拼出‘太仓速度’的水务篇章,进一步打响‘水美太仓’品牌。”房宇峰代表说。
房宇峰表示,今后,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项目,重点推进洙泾河、湖川塘、塘泾河等骨干水系治理项目,打造“九横九纵”生态水网。开展“消劣争优”行动,通过深化“河长制”工作和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33”行动,综合施策,用3年左右时间,消除劣五类水体,全面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同时,开展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成450条生态美丽河湖,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面貌。
建设特色康居(宜居)乡村,让太仓的乡村更美
“精心绘就全域全景新画卷,建设更具内涵、更有魅力的现代田园城市,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是重要基础。”宣峰代表说,市农业农村局将把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点从整治转向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品质提升,接续推进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紧紧抓住“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三大任务,全面做好“四清一治一改一管”工作,进一步提升特色田园乡村覆盖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持续发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从整治提升向品质展示转变,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美丽田园乡村。
特色康居(宜居)乡村建设是我市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也被列入市政府2021年民生实事工程。目前,全市累计已建成特色康居乡村275个,今年实际建设点位67个,所有点位已经全部完成市级规划评审,部分点位已经开工建设,投资完成率21%左右,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接下来,我市将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统领全市乡村建设工作,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彰显个性内涵,展现江南水乡农村风貌,确保超额完成政府实事工程目标任务。同时,完成170个左右特色宜居乡村建设,力争特色宜居乡村建设占比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