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用顺口溜写沙溪

  

  

  

  □陈 健

  

  有一段时间,我比较热衷于写顺口溜,觉得这种体裁和形式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接地气。并且无须讲究平仄对仗,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可能有人会说:要写好顺口溜也不容易,如“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史上也就张打油一人能写出来。对此我不以为然,君不见世上有多少人热衷于写文章,但是能写出《陋室铭》这样隽永的文章者,也就刘禹锡一人,可是这并不影响大家写文章的热情。于是我就还是写那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的顺口溜。因为我曾长期生活在沙溪镇,所以顺口溜的内容往往与沙溪有关。俗话说:“有一利必有一弊”,也许正因为写起来方便,所以我写过了以后并不珍惜,有时随写随丢,竟至丢弃的多,保留的少。最近翻阅过去保留下来的纸堆,找到了几首,早的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今已有30多年,晚的写于本世纪初,也有十来年了。比较巧的是,前者得3首,后者也是3首,如今读来,觉得也还有点意思,遂抄录于下,敬请批评。

  以下3首均写于1988年2月,那时我还在沙溪装卸公司工作,常为沙溪镇的一些工厂和商业部门装卸货物,因此常常穿梭于沙溪老街之中,偶有所得,便记录了下来。

  1.长寿桥

  长寿桥,跨跃进河,桥面与长寿路平,河东部有一涵洞,以促水流进出。云:

  路取名长寿,

  桥亦名长寿,

  人闻长寿已无愁,

  喜乎更可得长寿。

  2.长寿路

  长寿路,由原新弄拓宽,延伸至新北街以北,宽可3丈,长达300米,两旁植广玉兰,间竖电杆配玉兰灯,树影灯火,煞是可观。云:

  点点簇簇玉兰灯,

  火树银花不夜城。

  壮观奈何惊人叹,

  直疑神龙下凡尘。

  3.白衣殿路

  白衣殿路,原为白衣殿弄。路北尽头原有白衣殿,故名,殿早废。路居中市桥以西,为闹市区所在,今与中市街、新北街、长寿路形成口字形街道。路两旁植雪松、香椿百株左右,常年绿荫可爱。云:

  雪松披雪一身白,

  层层叠叠挂鳞甲。

  身居闹市作静观,

  不羡蜂蝶不妒花。

  按:白衣殿路于上世纪90年代拓宽并向南北延伸后,改名为白云路。

  2000年9月,我被借调到沙溪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后与沙溪镇古镇保护利用办公室合署办公),办公地点在吴晓邦故居,从此,我在那里呆了整整10年。此时,沙溪镇已经被评定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又被建设部和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的工作主要是挖掘整理沙溪历史文化史料,以及为各地来访的游客作导游讲解。闲暇时,不免又要操弄一下手中之笔,写一点顺口溜聊以自娱。

  4.沙溪地名传说

  先有曹家坟,

  后有沙溪镇。

  其实不尽然,

  无地怎有人?

  关于沙溪地名的来历,民间传说因曹逵而起,且有“先有曹家坟,后有沙溪镇”一说。为此我曾整理过一篇《沙溪地名的故事》,后来结集出版在《沙溪民间传说故事》一书中。但是我明白,传说毕竟是传说,当不得信史。这个传说在所有的地方志中都未见记载,相反倒是记载了曹逵“居沙溪,因以为号”的史实。

  5.吴晓邦故居

  西洋小筑耀遐迩,

  远古公孙有人传。

  若个故居令人赞,

  只因舞蹈光灿然。

  吴晓邦(1906~1995),中国当代舞蹈表演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故居建于1927年,西洋风格漂亮气派。我曾有专文对此做过介绍,此处不赘。故居开放以后,参观者络绎不绝,有许多是吴晓邦的学生和仰慕者,其中有吴晓邦的首届舞蹈硕士研究生冯双白、欧建平等,我都接待过。“公孙”,指古代舞蹈家公孙大娘,杜甫有诗。

  6.陈抟桥

  四清革除陈抟名,

  烈烈轰轰令人惊。

  而今历史又颠覆,

  旧桥易地成新景。

  沙溪古镇之西有四清桥,该位置原有陈抟桥。1966年5月“四清”运动中开浚北横沥河时,旧桥拆除而建起新桥,因“陈抟桥”名涉封建,遂弃而不用,改名为“四清桥”,一直沿用至今。2011年,为开辟横沥游览区,在四清桥北近百米处又新建一桥,移旧名称之为“陈抟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广告·公益
   第05版:周刊·书香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难忘那些年,那些事
不缺爱的人
雾下魔都 谢海涛 摄
小城往事(二首)
我用顺口溜写沙溪
参观长影旧址博物馆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我用顺口溜写沙溪 2021-07-23 2 2021年07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