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7月03日 星期六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紫薇花红时

  

  

  

  □党  晓

  

  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市委党校新校区里的那棵百年紫薇树,又盛开了。

  没有人知道,这棵树的确切树龄。她海碗口粗细,两丈余高低,虬枝盘伸,体态苍雅;她冠茂荫浓,花开烂漫,摇曳时绿云婆娑,怒放时彩霞满树。这棵紫薇看上去,似乎并不比校园里那些几十年树龄的香樟、桂花高大,可有经验的园艺师说,她至少二百多岁了。紫薇就是这样,长得淡定从容,坚定倔强。

  党校人都记得,她跟党校相濡以沫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寒来暑往,花开叶落,党校人欣赏她,抚摸她,给她留影,为她赋诗,也拾掇过她美丽的叶花当作书签。她应该也认识校园里所有的人,迎接过拖着行李初来乍到的年轻教职员工,目送过胸戴大红花光荣退休的一批又一批老党校人。她见证了接续奋斗的党校精神:坚守党校姓党的初心,怀揣兴校强校的梦想,践行主责主业的担当,传承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品质,细细耕耘,默默奉献,久久为功。在县府街39号的十亩小院,她一站就是几十年,欢喜着院内的忠诚和理想,欢呼着院外的日新和月异。

  就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那年,党校发展喜讯频传。在太仓城最毗邻上海的东南处,环绕着湖泊、湿地、花海、高铁的地方,一座占地125亩的现代化新校园,开始拔地而起。党校人欢欣鼓舞,筹划着、展望着、期待着在更广阔的空间大展宏图。  

  离别的日子临近了。开始搬迁时,环顾党校老校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沉淀着几十年春华秋实的校园,让人依依不舍。党校人跟每一棵大树合影,与每一间办公室和教室作别。带走些什么作纪念呢?最后,党校人把这棵老紫薇,与校园里的十几棵大树,连同大树根上的百多吨泥土,先行移植到了新校区。

  新校区建设收尾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历经1000个日日夜夜,在1200余名工程建设指挥者、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的日夜奋战下,终于在去年7月1日,建党99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党校新校区正式启用了。“新时代,新党校,新作为!”太仓党校人为此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热泪!而这棵已先期在新校区落地生根的紫薇,似乎倍加喜欢她脚下的这片土地,像是要为新校区和这一天送上祝福似的,铆足了劲儿,热情四溢地绽放出满树繁花。于是,即便是不熟悉树木习性的人,也记住了,每到党的生日这一天,便是太仓党校这棵百年紫薇花盛时。也因此党校人更喜欢她了。

  其实太仓人本就钟爱紫薇。太仓人永远记得,一个乳名叫薇薇的太仓女孩,在父亲手植的紫薇树下长大,她喝着娄江水抽根发芽,积健为雄,发愤图强,就像一株紫薇,终将自己的美丽绽放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巅峰,成为享誉全球的“物理女王”。吴健雄这个太仓人民的优秀女儿,连同紫薇花,成为太仓人由衷的骄傲。而吴健雄的父亲,一位开明通达的教育家,不仅深爱紫薇,更深爱家乡,他筹建了明德学校,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理念根植进了尊学重教、崇德尚品的娄东文化。正因如此,太仓似乎更能深刻理解“明德”二字。党校将新校区的主楼命名为“明德楼”,将这棵二百多年的老紫薇,小心翼翼地移植在了明德楼旁,让每一位来党校培训的学员,都能第一眼看到这棵寓意深刻的紫薇树,同时也记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遵循和品格。

  又到紫薇花红时。经过一年努力,党校人如同移栽到新校区的树木一般,也深深扎下了根,正实现着从“物理移动到化学融合”的转化。“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今天党校事业的红红火火,是在党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而被托举到新时代、新平台的党校人,怎能忘记前辈的期盼、时代的托付。让我们相约在紫薇花红时,念初心、思使命,紧跟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初心使命中,继续砥砺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时事
   第03版:周刊·墨妙亭
   第04版:周刊·小荷园
又到紫薇花红时
师恩深深深几许
山水之间
诗六首
白兰花开香满园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3又到紫薇花红时 2021-07-03 2 2021年07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