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在太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网格员,却时常出现在居民小区、街头巷尾,维护社区治安、排查安全隐患、调解居民矛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安志愿者。他们为平安太仓建设无私地奉献时间和力量,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来自半泾村的章锦明便是其中一员。章锦明是双凤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在业余时间,他就是半泾村的一名平安志愿者。除了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平安志愿活动,只要有空,他就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村里四处转转,看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外来可疑人员、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等。一旦发现存在不平安因素,马上实时反映到村里的平安志愿者微信群,再由村里的工作人员、相关部门人员及时处理。像章锦明这样的平安志愿者,目前我市共有7.4万名。
平安志愿者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委政法委通过资源融合、活动推广、品牌培育和项目订制,积极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太仓建设,构建新常态下社会协同共建平安太仓新格局。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依托市志愿者总会平台,成立了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平安志愿组织体系,构建1个市协会,9个镇(区)分会加1个专业化企业职工分会,154个平安志愿者守望站,全市共注册平安志愿者74743人,实现志愿者队伍全覆盖。
为了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作为 “火车头”的平安志愿者协会,坚持把“菜单式”主题活动作为平安志愿者建设的突破口,定期向各单位及社会各组织收集创意主题,每月发布一期多主题平安志愿者活动“菜单”,做到“一月一菜单,月月有活动”。各镇(区)分会自主选择“点单”参与,把各类志愿活动辐射到全市156个村居和广大市民生活中,有效实现平安志愿活动全年在线。与此同时,各分会也会结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市民“口味”的志愿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和喜爱,也打造了“平安印溪”“红印娄城”等一批平安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平安志愿者协会共开展志愿活动近48万小时, 9.8万人次参与。
在加强镇村分会站点建设的同时,我市积极整合巡防辅警、流动人口协管员、网格巡查员、物业保安等专业群防群治队伍,以及“红袖章”“楼栋长”“护村嫂”等群防群治力量,按照专业类、行业类、特色类、社区类四大类划分,在各行各业各地组建了专职巡防、校园、交通、市场、网络、法律服务、社区群众等17类平安志愿队伍,在住宅小区、旅游景点、商业中心、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地段设立“守望岗”,为平安志愿者提供培育、发展、交流、活动的实体平台,也让平安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平安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谋划实施重点服务项目,加大典型培育推广力度,积极打造更多平安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全市平安志愿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