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大学报名记

  

  

  □高志强

  

  去年八月份,在停课大半年后,任课老师微信通知:老年大学新学期开始报名啦!微信群里顿时群情激荡,相互转告提醒,还相约结伴同行,热闹得就像过年过节似的。

  怎么会这样的呢?原因之一,疫情解封了。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基本停止了诸多的社会活动,大家响应号召,自觉呆在家里不出门,形成前所未有的全城空巷奇观。现在老年大学要开学了,不正是疫情缓解,社会功能恢复正常了吗!这可是来之不易的大喜事。经历了防疫艰难过程的大伯大妈们,像孩子似的早就盼着能自由自在外出活动。人总是需要相互交流交往的,老人们更是热情依旧。原因之二,老年大学新校舍正式启用。建造老年大学新校舍,作为市政府的实事工程是登报公布的,在交通便利的城区黄金地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步骤都吸引着来来往往人们的目光。现在,大气、美观的新校区已经揭开了为工程安全而遮容的面纱,成为市区的新景观,早就牵动着大伯大妈的心弦。“什么时候开学”,早已成了这些老学生们的共同期盼。现在正式通知来了,老人们要到新学校上课了,这就像小时候穿上新衣服似的兴奋不已。

  报名是在网上进行。老师在微信上转发了学校的报名链接,并指导大家怎么点击进入,怎样选择班级,怎样填写发送等等。为了保险起见,按照师嘱,我事先预演了一遍,生怕到时手忙脚乱找不到北,耽误了报名。预演后,便心安理得地等待着。到了报名的那一天,自我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打开手机点击链接。让我感到有些紧张的是,页面点不开了。怎么回事?稳定一下情绪,重新再来。连续几次就是点不开进不了。马上联系老师,询问是不是学校网络出问题了。老师答复:报名数额已满,所以点不进了。这真是出乎意料。报名人数竟然这么多,网上报名这么利索,老年大学如此火热,我稍稍疏忽就赶不上了。老师连忙安慰,说是还有线下报名,就是名额不多,到时要早点去排队。有一点希望就要尽力去争取。于是暗下决心,等到现场报名时,一定要赶早去排队,力争能够成功。到了报名那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老年大学门口。一看报名队伍已有一两百人,暗自嘀咕着:这么多人啊,都这么赶早啊!旁边有人告诉我,排在最前面的几个人凌晨12点多就来了,等于半夜就来校门口,坐等天明,抢先占位,确保不落空。我真是惊叹不已,这么大的年纪这样执着,为了上老年大学真是拼力搏一把了,让人不得不佩服。没过多久,排在我后面的队伍又有长长的一两百人,人还在络绎不绝地赶来。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老伯,七十多岁了,他是一早坐头班车从新湖赶来的,报书法班,学写隶书。排我后面的一位大妈六十多岁,报名学沪剧。她告诉我,从小就喜欢唱沪剧,只是瞎唱唱,现在有老师上课教唱,心愿是能唱得专业一点、好听一点。旁边还有一位老阿姨,花三千元买好了古筝,报名学弹琴,向往着以后能自娱自乐。怪不得老年大学这么热门,多样的文化需求,充实、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老年大学开设的画画、瑜珈、英语、唱歌、跳舞等课程,琳琅满目,令人眼热心痒。谈笑间我想起一句俗语,“六十岁学做吹鼓手”,意思是说年轻时不努力,等年纪大了再想学就晚了。而现在人们年老退休了,学书法唱戏,学打拳弹琴,比比皆是,热火朝天,一切从头学起。学这些不为生计,也不为功名,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晚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为了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不正是现代文明幸福指数的重要内涵吗!在温饱难以解决之时,这些都从何谈起!世道真的变了,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如此巨大深刻的变化。就这样排着队,说着话,感叹着,满足着,一群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大伯大妈们都如愿报到了名,开始了老年大学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5版:新闻·时事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老年大学报名记
寻访红色地名之二
致富之路通四方
那片灯火
我的母亲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老年大学报名记 2021-05-21 2 2021年05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