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奔腾东去的长江,在入海之前,滋养着浏河这方水土,作为江尾海头第一镇,浏河依水而建、因港而兴。近年来,浏河镇坚决消除长江干支流附近的污染,不断提升长江干支流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自元朝起,浏河便成为海上漕运新航线的始发港。随着港口的兴盛,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由浏河口驶向长江、驶向大海,带来繁华与兴盛。新浏河是入江支流,浏河岸线是新浏河的最下游,闸外就是长江岸线了。东仓村14组的杨先生家虽然坐落在新浏河边,原先却根本享受不到水清岸绿的优美环境,因为岸线被连成一片的码头群所占有,他和周边的邻居们不得不长期忍受扬尘、噪音污染及强烈震动。“如今新浏河沿线违规码头都已经被拆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终于变好了。”杨先生说,不仅扰民的违规码头没有了,新浏河沿岸还种上了长达数公里的树木,现在从浏家港大桥往西看去,两岸变得郁郁葱葱,赏心悦目。
原来,自2018年以来,浏河镇集中力量对新浏河沿线违规码头进行整治,共清退码头25家,拆除违章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清理土地100亩。浏河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浏河镇坚决把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通过整治关停码头和“散乱污”企业来腾退岸线,倒逼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保护长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沿江而建的江滩湿地公园占地38万平方米,绿树成荫、清水环绕,居民在这里慢跑、休闲,全市的应急水库也在此,水库的水生动植物长年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水体清澈,偶尔可见大鱼翻腾水面,一派生动之景。为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开发强度,持续改善沿江岸线环境,这两年,浏河镇又在江滩湿地公园两侧新建了占地28万平方米的防护林,防护林与江滩湿地公园相连,形成了一道牢固守卫长江岸线的绿色屏障。
新建东侧防护林位于江堤内,在江边小村落——七十二家村范围内。防护林内乔木和灌木错落有致、小池点缀其中,而堤外侧是原生态的芦苇荡湿地,环境安静优美。“现在江边环境非常漂亮,江滩上一片芦苇荡,还有野鸭等,生活在这边很开心。”浏南村村民周锦英高兴地说。
如今,七十二家村正散发新的魅力。浏河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七十二家村独特的江海风光和历史文化,这里正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从村口望去,绿树掩映、河道清澈干净,宽阔的水泥路串起一排排整洁的民居。(下转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