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维
虽然那段岁月已渐行渐远,但往事并不如烟,太仓临解放之时,隐蔽战线的红色谍战依然令人难以忘怀。
首先是情报战。还在1949年2月上旬乍暖还冷之时,中共太仓地下党员陈有庆接到指示,约他到上海戈登路835号华盛薄荷公司接头。他如约而去竟见到了自己的老上级、入党介绍人——王峰。老领导在听了汇报后,先是简要谈了一下形势,接着布置任务,主要是了解太仓的敌情,并给了陈有庆一份调查提纲,内容为:“了解国民党各级机关的人员编制、枪械、弹药等; 国民党警察武装和地方武装的装备、编制等;保警大队、自卫队及城郊一带的保安团情况以及中统、军统等特务机构的情况。”随后约定了下次两人的接头地点(为昆山马鞍山脚下的公路上)。陈有庆回太后千方百计完成了任务,并将情报送到了王峰的手中。就这样到了三月中旬,王峰指示陈有庆转告太仓地下党,要求于10天之内搞出一份《太仓敌军军事设防地图》,越详细越好,并详细交代了敌人阵地、碉堡、暗堡、战壕、火力点及武器装备等在图上标注时使用的符号。这是关系太仓解放的大事,太仓党组织接到任务后表示一定坚决完成任务。当时陈有庆和同志们纷纷表示,即使牲牺自己生命也要摸清情报,让攻城部队少流血少牺牲。陈有庆本来是以走街串巷卖布为掩护的,这时就改扮成香烟小贩,闯兵营、摸敌情;有的同志则装扮成收废铜烂铁的货郎打探敌情。很快地下党就摸清了敌人在太仓东南西北门的守卫情况,包括工事、碉堡等。但此时发现敌人还有一些暗堡,白天难以接近。于是陈有庆不顾个人安危,利用雨夜,潜入敌人阵地,摸清了敌人的暗堡、暗沟和暗火力点。特别是为了摸清东门的暗火力点,他白天出城后躲在东门一个竹园旁的茅坑里,一直坚持到后半夜,才摸清了东门吊桥外敌人两个暗堡的大体位置。最后根据汇总起来的情况,陈有庆和同志们发现敌人在东门的防守力量比较薄弱。于是在绘制的《太仓敌军军事设防地图》上,特别标明“东门守军较弱”字样。接着在三月底,陈有庆到昆山正阳桥至火车站的大道上,将缝在棉衣中的地图交给了王峰。后来解放军果然从太仓东门首先取得突破。
其次是策反战。解放前夕太仓地下党的策反工作卓有成效。如当时地下党通过金永廉父亲担任伪保长职务之便,让金永廉打入东郊自卫队,从而控制了其父的一支手枪和自卫队的一支盒子枪与十多支步枪。再如当时新塘张家桥有敌人地方常备队的一个班驻守,士兵对社会感到不公,特别是对正规军欺压非正规军和百姓的情况不满,地下党抓住时机派人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并教育他们调转枪口打国民党反动派。后在太仓解放时,这些士兵均主动向我军投降。在策反敌保安团第三连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斗智和斗勇。早在1947年的夏天,我地下党首先策反了西郊警察分所文书柴立平,接着通过潜伏在县警察局的同志,推荐柴立平升任巡官,再采取逐步筛选的方法在西郊警所不断补进我方人员,使我方力量很快占据了半数以上。正在准备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将西郊警所的一些骨干调到其他警所进一步开展工作时,西郊警所却被撤销,并入保安团组建成保安第三连。我地下党马上调整策略,利用县警察局长的矛盾心理,通过工作,让其推荐柴立平担任保安团第三连副连长。当时第三连的连长是县长的亲信,所以三连很快就鸟枪换炮,全部换上了新武器,甚至还配备了轻机枪,成为保安团中战斗力最强的连。地下党和柴立平则加大了策反工作的力度,将第二排的排长张文敬策反了过来。但事情又起波澜,张文敬突然被调到县政府军事科工作。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柴立平主动要求兼任二排排长。到1949年时,三连中的两个排基本被策反。但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解放大军逼近时,3月份保安团部突然决定让柴立平到常州军官训练团学习,三连的策反工作只好由柴玉山继续负责。1949年4月21日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天险,此时柴立平根据地下党的指示从常州返回太仓。由于柴立平没有正规回太的证明文件,保安团不同意他回到连里,眼看着解放太仓就在眼前,而柴立平又不能去掌握部队,大家焦急万分。此时地下党的领导果断拿出部分活动经费,让柴立平给保安团长送礼。结果奏效,柴立平顺利回到了部队。接着在4月24日夜,敌太仓军、政、警集中到城厢后向南撤退,命令装备最好的三连担任后卫。柴立平抓住时机,在地下党的配合下,行至葛隆时果断率三连(缺一个排)九十余人武装起义,同时派出机枪班控制公路桥面要道,掩护起义部队撤到地下党指定的地方。南撤的敌人虽然发觉三连有变,但已无可奈何。起义部队在柴立平的带领下冒雨向新塘方向行进,翌日拂晓到达新塘休整待命。后来在解放军攻城前夕,起义部队奉命挑选出具有侦察经验、枪法好且熟悉太仓城的班长、战士二十余人,调配给攻城的解放军,配合侦察并兼向导,为顺利解放太仓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次是保卫战。在解放大军逼近太仓的时候,地下党广泛发动太仓人民开展护校、护厂、护店行动,防止敌特进行破坏。当时地下党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职员等,地下党要求他们利用各自的职业优势,组织发动本系统人员保护工厂、学校、商店,特别是一些重要设施。据《太仓县志》载:“4月下旬,太师建立以杨祖熙为书记的中共临时支部,组织学生开展护校工作,迎接解放。”“4月坚持在县城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工人、学生、职工护厂、护校护店等。”当时,工厂成立了护厂队,学校成立了护校队,商店里则有护店小组等,在解放时有效地保护了太仓的厂矿企业。比如国民党308师逃跑时,在东郊镇和记米行门板上浇上汽油放火焚烧,火刚烧着,就被护店职工发现,马上进行扑救。后来积极参加护厂护校护店的青壮年,有不少参加了解放军,据说当时仅城厢和东郊、南郊报名参军者就有百余人。
此外,当时还有潜伏在敌特机关的我方人员盗取敌特名册,通过关系积极营救被捕同志,组织反克扣教师生活补贴、反内战、反迫害游行以及罢课、罢工、罢市行动等等隐蔽战线的斗争。
而隐蔽战线予以配合的解放太仓决胜主战场,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解放太仓的攻城之战;二是围歼残敌的有生力量之战。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2843部队的《军史》中有战役总述:“解放太仓之战,是淞沪战役外围战斗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九四九年五月,第十兵团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首先扫清太仓、娄塘、嘉定、罗店地区之敌,继攻刘行、杨行,控制以上诸点,保障我29军攻击宝山、吴淞的右翼安全和我26军沿京沪路(今沪宁线)攻击安亭,逼近南翔的左翼安全,尔后协同第四兵团会攻上海。五月十二日,战役首先由北线发起,我军即投入战斗。83师攻击太仓守敌,84师攻击嘉定守敌,244团为军预备队。是夜248团、247团由东西两面包围太仓,并发起攻击。20时,248团一营三连首先由东门攻入城内,乘胜勇追,将敌压迫于南门,我三连一阵猛打,歼其一部。残敌沿公路向上海方向抱头鼠窜,为我247、252两团全歼于野外,俘敌千余人。21时,解放太仓城。”
《太仓县志》则简要记载了解放太仓的攻城之战:“1949年5月上旬太仓的璜泾、沙溪、浮桥、双凤等乡镇先后解放。12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83师247、248团由东西两侧包围县城,华东警备区8旅一个营佯攻北门。晚上8时左右攻城,首先突破东门,至深夜,全歼国民党军308师923、924两个团。至此太仓全境解放。”
而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66 辑,原国民党军308师师长单栋的文章《国民党“308”师在太仓》中则说,当时其在太仓还有两个团七千人左右,但已无守志,只是研究如何逃跑。所以当时只是盲目射击,马上撤退,结果在太仓到嘉定之间,被设伏的解放军基本全歼,据单栋说,当时一个连只剩下十余人。这是原敌308师师长自述其在运动中被歼之事实。
而战役之所以进展顺利和战果辉煌,地下党的情报工作和向导作用功不可没。作为整个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小战役,解放太仓之战既是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并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破坏的成功战例;更是正面战场和隐蔽战线协同作战,取得成功的典范。
主要参考资料:解放军52843部队军史;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66辑;《太仓县志》;《黎明前的战斗》(陈有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