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智丰
上楼梯没有助力点,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上完厕所起身时头晕目眩……这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情形,随着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的不断实施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避免。
城厢镇南区社区84岁的杨老伯是一名空巢独居老人。在去年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过程中,政府为他安装了卫生间的扶手,并配置了轮椅,令他非常感激。“谢谢政府,想得真周到,浴室装上了扶手,我洗澡上厕所更安全了,以后腿脚不方便,还能坐着轮椅出去走走。”
截至2020年底,太仓户籍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84万人。近年来,如何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成为我市民政部门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市从201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推动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年累计改造高龄困难老年人家庭1000余户,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环境,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间,我市还将继续改造1000户老年人家庭。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获悉,为积极满足我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迫切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今年我市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
今年我市适老化改造重点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5个方面,根据实际需求和评估情况开展包括地面、墙体、卧室、客厅、厨房间、卫生间等施工改造服务。如厕洗澡安全,包括卫生间、浴室地面防滑处理,配备坐便器、洗澡椅,安装扶手等,旨在降低意外风险;室内行走便利,包括出入通道无障碍改造、室内墙体安装扶手(抓杆)、加装夜间照明装置等,处理地面高差,便于老年人行走或轮椅移动;居家环境改善,包括对锈蚀水管、老化裸露用电线路等进行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智能监测跟进,包括安装水、电、气监测报警器等,做好老年人安全监护;辅具配备到位,适配康复辅助器具等,补偿缺失的生理功能,适应居家生活。
“我们会进一步扩大覆盖对象,拓宽改造范围,全年计划改造300户老年人家庭,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适老化改造对象范围更广,由往年针对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变为面向全市65周岁以上有需求的老年人,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环境,按“一户一策”标准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开展服务的机构也会更专业。此前,苏州市民政局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50多家服务机构,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家庭适老化改造的专业技能,保障改造成果。
据悉,太仓户籍老年人家庭每户只能申请一次政府适老化改造补贴(含之前已享受过政府适老化改造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的)。有改造意愿的老年人或其监护人可到社区(村)提出申请。对城乡特困、低保、低保边缘、低收入、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高龄等老年人家庭,社区(村)将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老年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