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智丰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老年人通过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等模式,过上了安乐幸福的晚年生活;外来人员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本地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居民利用遍布城乡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困难家庭经过政府部门托底保障多元救助,生活平稳安定……近年来,太仓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抓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9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多次位列县级市榜单第一,太仓人民的幸福指数在节节攀高。
在《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太仓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学有优教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日前,随着一方方混凝土从泵管中缓缓流下,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教学区项目大圆环教学楼首个单体主体结构封顶,这意味着距离今年9月部分投用更近了一步。在娄江新城,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两所大学太仓校区的建设日新月异。“十四五”期间,两所大学的建成投用,将全面提升太仓高等教育质量。
“在高端资源方面,我们今年要投用西交利物浦大学实验学校,启动西工大基础教育项目以及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等一批高端教育资源项目,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太仓教育资源和样态。”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各学校新建、改扩建的步伐,推进板桥中学等一批在建学校建设项目,今年预计投用实验小学高新区校区、港城中专等11个学校项目。
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规划布局公办、民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江苏省和苏州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均达90%,创建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打造“双元制”本土化职业教育品牌。同时,全面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全市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引导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投向农村,促进教育公平共享。
(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