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新闻·平安法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支付软件借钱再转借给他人 这个坑不能踩

  

  

  本报讯(记者 刘志婷)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需要资金周转的情况,于是线上支付软件成了一部分人用来缓解资金压力、进行资金周转的工具。但是,通过支付软件借钱自用可以,再转借他人可是有法律风险的。近日,市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因借款本金是原告从某支付软件里借出来再转借给被告的,故借款合同无效,支付软件所产生的利息也只能由原告自己承担。

  原告赵某(化名)和被告吴某(化名)是同一家公司的员工,吴某以自己母亲要做手术急需用钱为由,向赵某借钱以解燃眉之急。赵某念在大家同事一场不好推脱,但奈何手头一时没有那么多钱,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借钱的事,于是打起了某支付软件的主意。两人约定,赵某从某支付软件里把钱借出来,再转账给吴某。但吴某拿到钱后人就消失不见,无奈赵某只能将其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转贷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法官提醒:本案中,赵某的钱是从某支付软件里借出来再转借给吴某的,也就是法律中所说的“套取金融机构转贷”,因此赵某使用该支付软件产生的利息只能由自己承担,无法要求吴某按正常的借款支付相应利息。法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借钱给他人慎用线上支付软件,避免后续还款产生纠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专刊·高新区
   第06版:新闻·网事
   第07版:新闻·平安法治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发扬“三牛”精神 推动社会治理更精更细发展
从支付软件借钱再转借给他人 这个坑不能踩
发挥诉调对接机制作用 有力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泾益求精·微宣讲”宣讲会走进永乐村
警网融合 筑牢疫情防线
“暖阳一号”为太仓人带来春风
开展第三方网络经营平台约谈
太仓日报新闻·平安法治07从支付软件借钱再转借给他人 这个坑不能踩 2021-02-22 2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