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监管网 当好守护者 以优异成绩为建党百年献礼
□本报记者 王 硕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着力提升监管效能,用“辛苦指数”换来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安全指数”,为全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助力企业全力以“复”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关停活禽交易市场,劝导停止各类聚餐活动,累计减少农村聚餐人数约31万人次。同时,加强市场价格秩序维护,发起全市重要民生商品销售公开承诺活动倡议,及时查处并发布疫情防控警示倡议类信息及违法典型案件。协调防疫物资供应,对全市药店退热、咳嗽药品全覆盖检查。响应并成立“市福战疫”行动支部,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七项举措,有效降低疫情对我市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2020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在一年内连续跨越11万、12万数量大关,新增市场主体走势在年内实现了V型大反转。
结合复工复学进程,对重要民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食堂进行指导。试行推广“食安封签”,保护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市场监管战“疫”》获全国市场监管融媒体“优质内容类”优秀作品。牵头成立太仓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工作专班和进口冷链食品工作专班,加强冷链食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
文明之花在市场绽放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我市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过去的一年,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动全市农贸市场标准化提档升级建设工作走向深入,开展日常管理巡查考评,桃园、兴业楼等城区12个农贸市场完工并投入使用。按照“一场一方案”的原则,农贸市场提档改造各有特色,颜值与内涵实现双提升。中心市场水产区是海洋世界风、兴业楼菜场是江南水乡风、伟阳菜场是现代酷炫风,既充分考虑到市民消费习惯和公益便捷,又实现了标准化功能、整洁美观,打造出一批“网红菜场”。
作为路段长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提升洛阳路环境,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文明餐桌”活动,张贴“诚信经营、节俭养德”宣传海报、禁烟标识及消毒记录卡等6万多张,向消费者和商家普及文明用餐、节俭消费的风尚,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创新优化服务举措
特色优势持续彰显
做好质量强市工作,完善质量、专利、标准化奖励政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获得省政府办公厅下的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奖励通报中苏州市唯一的“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改革创新成效明显的地方”称号。4家企业荣获2020年苏州市质量奖。
对德合作亮点纷呈,承办中德标准化合作交流大会,发布中德职业教育领域合作首个标准《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南》。定期跟进德企标准化活动,对巨浪凯龙、老虎涂料等20余家德企开展走访,为托克斯等2家单位开设“一企一课”宣贯活动,重点开展政策宣讲、咨询答疑和业务对接,及时掌握企业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标准化推进进展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业务指导;推动通快机床、克朗斯等德企积极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研制,跟进舍弗勒承担的省级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
2020年,我市38家单位参与制修订的64项国家级标准发布实施。启动知识产权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太仓市同维电子获苏州市高价值专利项目认定。全市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19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06件,位居苏州第三。我市成功获评“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市创建单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全程网络申办,帮助394家企业融资65亿元。
构建新型监管模式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牵头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通过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方式,依法实施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执法监管信息公示工作,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共有31个部门向省市场监管平台提供涉企类信息,包括行政处罚、行政指导、行政许可等信息共68780条,全市企业年报率达92.3%。
为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市市场监管局还不断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优化信用修复管理服务,对26件情节轻微的广告案件依法不予处罚,通过“零见面”服务、网络受理、优化核查方式等便民举措,有效提升企业信用修复的效率,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
全力提振消费信心,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全年接处各类咨询、投诉、举报共1万件,倡导和推行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制度,共有5000多家商户承诺加入,创新提升太仓消费维权机制。同时,加大价格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价格巡查,全面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退还违规加价金额400多万元。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联动相关部门开展长江禁捕、扫黑除恶、成品油、网络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整顿规范市场公平秩序,着力解决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全年立案一般程序违法案件968件,处结案件870件,罚没款入库共计1520万元,罚没物资769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9件,提高市场监管的权威性、有效性,有力地打击了各种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
筑牢四大安全底线
护航全市人民健康平安
严守全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措施。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集中园区标准化试点,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确保全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联合美团、饿了么两大第三方平台,全年共抽检食品4671批次,合格率99.17%。进一步扩大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覆盖面,推广农产品“苏源e码通”平台,推进食品信息化监管工作。
加强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日常巡查监管,开展疫苗使用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含特殊管理药品复方制剂生产经营使用,生物制品经营资质,药械经营使用质量监管,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以及无菌植入类医疗器械、装饰性彩色平光镜等专项检查,在全市全面推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分类分级分层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市场安全。
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思路。开展叉车安全综合治理,细化叉车专项整治工作任务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发布叉车集中整治公告,设立叉车举报奖励。在港区化工园区涉危化品企业优先推行特种设备可视化管理试点。有序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成品油、燃气具及配件、学校儿童用品、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机构等进行了专项整治。
崇尚法治提升效能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弘扬‘三大法宝’再创火红年代”主题教育活动。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一岗双责”,推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行政复议、诉讼胜诉率达100%。政务新媒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太仓市场监管”品牌不断做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风鹏正举再扬帆,破浪前行铸辉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重大决策部署,对市场监管工作转变理念、提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智慧监管、事中事后监管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优化知识产权、质量强市、标准化三大战略,保障市场产品安全,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为太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市场监管社会多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