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实施半年,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各项考核稳居苏州10个板块前三——
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 早上,住在城区怡景南苑小区的汤女士拎着几袋垃圾笃悠悠地来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不用志愿者指导,她就熟练地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内。“按要求分类,习惯了就觉得一点都不麻烦。”汤女士住在怡景南苑小区已经多年,垃圾分类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她举双手点赞。
据了解,怡景南苑小区共有398户住户,从4月27日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如今是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一个标杆小区。特别是《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后,小区进一步加大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力度,目前,该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接近100%。
今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半年来,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开启了全新的绿色时尚生活方式。目前,我市已完成458个居民小区、136家机关单位、110所学校、56个行业协会、79家国有企业及其子公司、210家医疗机构、13个公共交通场所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7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不仅如此,458个居民小区全部开展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四分类模式,覆盖率达100%;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厨余垃圾实现全量资源化处理,补齐最后一块短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的全面“闭环”。在苏州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考核中,今年我市稳居苏州10个板块的前三。
配合《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实施,城管部门还启动定期夜查新机制,每周3次对所有垃圾分类小区开展随机检查,发现问题以教育规劝为主,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城管部门将会开出罚单,通过强力执法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资源进行证据抓取,用这个方法来提高对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发现率、追溯率和处置率,并通过这个方式来提高执法成效,督促市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导民众开展垃圾分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据了解,我市还将进一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继续加大对于《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普法力度,并通过“跟着垃圾去旅行”等活动,让广大市民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将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