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乱倾倒” 实现“一车一账” 陆渡街道用科技管好渣土车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9-08

日前,在陆渡街道向阳河河道改造工地,一辆经审核合规的渣土车辆在完成扫码确认后,将渣土运往指定消纳点。这一场景,正是陆渡街道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渣土运输闭环管理的生动体现。

  如何有效治理渣土违规运输和随意倾倒问题,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难点。陆渡街道通过推行“全链条监管+科技赋能”新模式,实现了对渣土产生、运输、处置各环节的精准把控,不仅提升了管理效能,也筑牢了渣土运输管控防线。

  坚持以源头管控为核心,陆渡街道全面实施工程渣土项目清单化管理,动态更新项目信息,严格落实各方责任。通过建立“白+黑”错时监管机制,实现对建筑工地出入口、主干道及重要卡口的全天候、全覆盖检查。同时,依托视频系统,对关键路段和隐蔽区域实施不间断动态监测,确保运输全程可视、可控。

  此外,陆渡街道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联动,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机制,精准打击偷倒建筑垃圾、违规运输等行为,切实维护渣土运输市场秩序。

  据陆渡街道综安办工作人员陆聃介绍,街道在所有在建工地出入口均安装了视频设备,可实时记录车辆进出情况。运输车辆均配备GPS定位系统,结合路面视频与车身摄像头,全面追踪行驶轨迹,有效防范违规行为。

  “所有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审批通过、办理准运证后方可运营。”陆聃表示,“车辆进入工地前需扫描二维码,经系统确认准许后方可进场装运。装载完成后,驾驶员需再次通过手机确认,才能驶向消纳点。每辆车都建立了独立的管理台账,真正做到一车一账、全程可溯。”

  依托“三联单扫码制度”,陆渡街道渣土运输监管的透明度与效率显著提升,有力遏制了渣土随意倾倒现象,实现了从出土、运输到消纳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区域环境治理水平和城市形象迈上了新台阶。

  下一步,陆渡街道将持续优化渣土运输管理模式,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渣土运输流量、路线优化及消纳点容量进行动态研判,推动管理方式从“被动监管”向“主动预判”转变,进一步提升全链条管理的精准度与前瞻性,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注入更强动力。(记者 高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