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9-08

村BA、村超、村晚、村咖、村市……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带来的“村字头”IP新风口,将文化、体育、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构建起“村字头”IP矩阵。

  一场赛事  走红一个村

  这个夏天,沙溪镇塘桥村的篮球场成为全城焦点。第三届“塘桥杯”村BA期间,运球、传球、投篮的激烈对抗与场边的呐喊欢呼交织成乡村最鲜活的画面。这场源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赛事,将原本的临时卖菜点改造为篮球场,成为展示塘桥村生态宜居成果的窗口。

  自2023年首届“塘桥杯”村BA举办以来,该赛事迅速从“村民自娱”升级为“全市狂欢”,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观众席场场爆满,连大学生都趁暑假来参赛。”塘桥村党委书记王丹涛感慨万分,连续举办3年,让“塘桥杯”村BA成了品牌赛事,也打响了村庄知名度。

  一次村超,激活一方景;一场村跑,带火一个村。在太仓,“村字头”体育热潮席卷众多村庄。今年,浏河镇七十二家理想村举办首届“郑和杯”长三角五人制足球联赛,26天的赛程让这个长三角网红打卡地再度走红;城厢镇万丰村的“村跑”活动则让跑步爱好者“游村景、逛村集、品村宴”,将乡村美景、特色农产品及非遗手工推向更大舞台。这些田间地头的赛事与文旅产业融合,为乡村全业态引流聚气。

  一杯咖啡 带来“流量入口”

  跑累了,那就寻一家咖啡馆小憩,点上一杯村里的咖啡。如今,“村咖”不仅是消费空间,更是乡村文旅的“流量入口”,通过构建沉浸式乡村体验场景,全方位满足游客对“慢生活”的向往,让乡村旅游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沙溪香塘书局咖啡厅作为较早一批崛起的“村咖”,借助LINE FRIENDS这一国际知名IP的影响力,迅速在众多咖啡馆中脱颖而出。该店别出心裁地推出了黄酒咖啡等特色饮品。黄酒,作为当地的特色,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与文化。咖啡与黄酒相遇,是对当地农产品的有力推广。正如香塘村党总支书记郭蕾所说:“让国际IP飘出乡愁滋味。”

  去年,顾海桥借着农宅翻建的机会,在双凤镇庆丰村打造了屋顶咖啡馆,并通过短视频的推广,登顶抖音苏州咖啡厅好评榜榜首。今年,他又结合稻田景观开设第二家咖啡馆,邀请音乐主播团队驻唱,两家咖啡馆每天引流约300人,激发了年轻人改建农宅开咖啡店的热情,未来有望形成集聚效应。近期,他又在勤力村开出第三家咖啡馆,借助300亩荷花景观打造荷塘美学咖啡馆。

  今年,“2025苏州太湖村咖季”精彩续杯。紧接着,苏州市首届“村咖”嘉年华热闹开启,发布了“网红村咖地图”。我市5家“村咖”上榜,在这场盛事和IP打造中成为“顶流”,在苏州文旅的新名片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一场市集 玩出融合新花样

  “村市”是“活动搭台、产业唱戏”模式的典型。独溇小海冬捕活动从2018年起,已经连续举办多年,被誉为太仓的“查干湖冬捕”。活动采用江南传统拖塘捕鱼的方式,渔民沿着鱼塘的东西两岸,像拉纤一样拖着渔网从塘北直到塘南。此外,现场还有尝鱼鲜、逛大集、品年味等体验。今年,该活动吸引客流量约3万人次,销售额超60万元,受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关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独溇小海周边的渔民始终坚守着传统的养鱼、捕鱼技艺,这份深厚的产业底蕴,为冬捕活动的开展铺就了基石。永丰村党委书记范梦洁表示:“我们凭借产业优势举办冬捕节,让当地水产品和特色商品赢得市场青睐,同时将传统渔业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全新文旅路径。”历经多年沉淀,如今,冬捕节已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村市”IP。

  而近期最火热的市集莫过于双凤镇的“来勤力 好荷市”荷花市集,300亩荷塘边,数十个摊位前人流如织,与荷有关的手作琳琅满目。这场以“荷”为核心的文化盛宴,让“好荷市”IP人气飙升。未来,勤力村将持续放大IP影响力,撬动文旅融合,引入更多业态,实现“荷”气生财。

  “村字头”IP不追求“高大上”,而是以“接地气”的方式,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成为众多人的向往之地。然而,要让这些IP从“走红”走向“长红”,还需深深扎根乡村特色,从中汲取养分,厚积薄发。完善运营机制,确保IP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多元产业协同共进;培育专业人才,为IP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记者 顾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