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9-12

太仓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同比增长约64%,已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9月11日,在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外贸滚装船“礼诺快跑”号正在紧张作业,一辆辆崭新的国产汽车有序登船,即将启程前往美洲市场。而在码头的另一侧,一艘内贸船正在卸载从长江中上游“水水中转”运输过来的汽车,这些车辆在完成检验后,也将踏上“出海”之旅。

  作为长江干线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自去年开港以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迅速成为国产汽车出口的重要枢纽。“今年业务量激增,几乎每天都有外贸船装载各类品牌汽车驶向世界各地。”该码头单船指导朱连波介绍,今年前7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已出口汽车36.6万辆。

  在码头后方广阔的堆场上,国产汽车更是停得满满当当,这些待出口的汽车既有通过公路、水路运输过来的,也有不少是从附近的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作业站卸载下来的。据了解,由苏州港航集团运营的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自2023年开通JSQ笼车以来,成功构建了商品汽车“铁路+海运”无缝衔接的铁水联运模式,通过笼车班列将国产汽车集并至太仓港,再经滚装船出口至中东、南非、欧洲等地,形成了“一站到底”的国际物流通道。

  “这些汽车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主机厂。”苏州港航集团太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科员龙赞辉表示,铁路场站与海通码头的转运距离仅数百米,商品车转运不过三五分钟就能抵达码头。截至8月底,该铁路专用线已完成汽车作业量约11.5万辆,同比增长78%。

  通过充分发挥长江水运的低成本、公路运输的灵活性以及铁路运输的批量优势,太仓港形成了“江海河联动、公铁水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为中国汽车企业构筑了稳定可靠、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出海通道。

  面对持续增长的汽车出口需求,太仓港联合相关部门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汽车出口服务能力。“我们专门开设了汽车出口专窗,引导企业规范通关流程,同时推广‘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惠企政策,依托智慧化监管模块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太仓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浦伊峰表示。

  近年来,太仓港以加快打造汽车出口贸易集散地、“新能源出口第一港”品牌标杆为目标,根据汽车产业布局和运输需求,围绕汽车生产、运输、储存等全生命周期运营,不断提升航线网络集聚辐射能力。目前,从太仓港出海的汽车可以抵达116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