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太仓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同比增长约64%,已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9月11日,在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外贸滚装船“礼诺快跑”号正在紧张作业,一辆辆崭新的国产汽车有序登船,即将启程前往美洲市场。而在码头的另一侧,一艘内贸船正在卸载从长江中上游“水水中转”运输过来的汽车,这些车辆在完成检验后,也将踏上“出海”之旅。
作为长江干线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自去年开港以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迅速成为国产汽车出口的重要枢纽。“今年业务量激增,几乎每天都有外贸船装载各类品牌汽车驶向世界各地。”该码头单船指导朱连波介绍,今年前7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已出口汽车36.6万辆。
在码头后方广阔的堆场上,国产汽车更是停得满满当当,这些待出口的汽车既有通过公路、水路运输过来的,也有不少是从附近的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作业站卸载下来的。据了解,由苏州港航集团运营的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自2023年开通JSQ笼车以来,成功构建了商品汽车“铁路+海运”无缝衔接的铁水联运模式,通过笼车班列将国产汽车集并至太仓港,再经滚装船出口至中东、南非、欧洲等地,形成了“一站到底”的国际物流通道。
“这些汽车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主机厂。”苏州港航集团太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科员龙赞辉表示,铁路场站与海通码头的转运距离仅数百米,商品车转运不过三五分钟就能抵达码头。截至8月底,该铁路专用线已完成汽车作业量约11.5万辆,同比增长78%。
通过充分发挥长江水运的低成本、公路运输的灵活性以及铁路运输的批量优势,太仓港形成了“江海河联动、公铁水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为中国汽车企业构筑了稳定可靠、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出海通道。
面对持续增长的汽车出口需求,太仓港联合相关部门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汽车出口服务能力。“我们专门开设了汽车出口专窗,引导企业规范通关流程,同时推广‘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惠企政策,依托智慧化监管模块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太仓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浦伊峰表示。
近年来,太仓港以加快打造汽车出口贸易集散地、“新能源出口第一港”品牌标杆为目标,根据汽车产业布局和运输需求,围绕汽车生产、运输、储存等全生命周期运营,不断提升航线网络集聚辐射能力。目前,从太仓港出海的汽车可以抵达116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 王倩)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