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媒习惯、消费迭代、资本围猎、疫情影响…… 实体零售难迎“春天”? ——聚焦太仓实体零售的变革与突围(上)
即便走过去不过七八分钟的时间,市民贾女士也有大半年没进菜场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里的叮咚买菜、多多买菜、京东到家等各种平台以及微信群里的接力团购。家有二宝的贾女士坦言,老大正值小升初关键期,老二还小,即便全职在家也是分身乏术,生活的柴米油盐都交给了互联网。当下,互联网各个零售平台,以低价、全面、方便、快捷直击新一代消费群体的痛点。
社区生鲜领域打响“百团大战”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因为疫情的影响,看似冷淡的投资市场,在新零售领域却爆发出巨大的活力。在百亿级资金鼓舞下,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每日生鲜等平台纷纷入场,加之此前的叮咚买菜、大润发优鲜等业界大佬,从大都市到县、乡的互联网新兴零售“百团大战”序幕已经拉开。
“市场上,一枚草鸡蛋大约1元,有时候平台价格是其一半。再加上平台货品齐全、随时能买,送货上门,不耽误各种家务和照顾孩子,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太友好了。”贾女士告诉记者,手机上起码有四五个APP以及各种小程序,哪家发优惠券就“薅羊毛”,价格的确有“诱惑力”。贾女士的生活状态并不鲜见,小区上班族、年轻家庭大多如此。低价格、好服务,契合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消费需求,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心,但这背后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资本炮火的“相互扫射”,传统社区小店的岌岌可危和线下商超的流量锐减。
大型线下超市直言“压力山大”
对于人工、店租成本居高不下的传统线下商超,客流量可谓是生命线。2008年进入太仓的“大润发”,赶上了零售业的“蓝海时代”,一直是太仓线下商超的“顶流”。“近几年来,线下店的压力逐渐增大。”大润发客服经理杜芳告诉记者,实体店来客减少,今年较2020年同期有所上升,但较2019年还是下降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线上购买。
为了生存,线下实体在寻求突破。记者从“大润发”超市了解到,针对线上平台“低价”这一核心竞争力,超市通过每周的周末特惠,“负毛利”销售当季商品如小龙虾、梭子蟹等生鲜来引流。拍摄短视频、打造网红打卡点,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今年,大润发还改造一楼商店街,将原来的百货店铺陆续改造成小型餐饮,以各种网红美食吸引客流。创新营销模式、线上线下互动、改造购物环境,线下商超还能再回当年辉煌吗?杜芳坦言,大润发早在多年前布局线上超市,如今用户成几何级增长,线下转线上的趋势已是不争事实,大润发坚守线下阵地,但更重要的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线上平台也在不断提升吸引力。
新兴的线下零售“逆势进场”
在电商渠道下沉至社区,各类平台低价竞争如火如荼之时,零售头部企业也暗自神伤,线下零售再无机会了吗?2021年进入下半场,城北一处不起眼的厂房内,3000多平方米的线下零售悄悄启幕。不在闹市区、没有夸张招牌、没有大张旗鼓的开业典礼,这家深藏在工业区的超市开业半个多月便上榜“抖音”平台苏州市购物人气榜第1名,抖音热度283.6万。一家超市魅力何以至此?
这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超市,它背后的掌门人是在太仓新零售行业沉浮多年的老王,经历了社区生鲜、产地直销、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零售的每一个“风口”,最终“沉淀”出一家线下超市,仿佛经历“轮回”又回到最初的商业模式。“你看到的是一家超市,但它内部已经打破传统超市营销模式,具备着与线上平台博弈的能力。”老王告诉记者,超市对于传统的运作模式、商品构成、流通渠道全部“推倒重来”,打造全新零售。拥有多年零售行业经验的老王坦言,十几年来,电商衍生出数百种商业模式,却始终没有背离低价的初心。消费者诉求也是如此。将成本压到最低,尽可能让利消费者,线下零售仍有发展空间。
可是线下零售的刚性成本高,如何拼得过资本云集的线上平台?“我们的选址、人员的压缩就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老王告诉记者,摒弃市中心选择老厂房,没有豪华装修但保证环境整洁舒适。“利用现有的电商等部门员工赋闲时间从事门店服务,用工成本降低,员工收入增加,一举两得。”老王讲述线下门店的降本之道。
但是,门店租金、用工成本的压降,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