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带火夜经济 江苏夜间用电量飙升14.3%
自“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的“夜经济”已然成了球迷们的“第二主场”,最新电力数据显示,江苏近两个月夜间重点时段用电量刷新纪录,同比增幅达14.3%。为助力电力迎峰度夏,江苏93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向电网放电,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
【各地全力做好电力保障 多措并举“削峰填谷”】
据国网江苏电力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52亿千瓦,已在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作为“夜经济”的核心领域,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每日18时至22时的4个小时内,用电量突破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14.3%。
面对赛事及高温天气带来的用电高负荷挑战,国网江苏电力一方面借助已投运的各类跨省、跨区域输电工程,积极争取西部、北部区外来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电站的作用,在晚间用电高峰时集中向电网放电。在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集控室,调度人员正实时监控机组运行情况,确保电力随时可调可用。这种储能电站利用采盐形成的巨大地下洞穴作为储气空间,在用电低谷时,将空气压缩注入盐穴存储;用电高峰时,释放压缩空气实现电能的再利用,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有效平衡电力供需。
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集控室值班员陈云浩说:“储能一次需要消耗48万度电左右,放电的时候大概30万度电左右,大概能满足6万户居民的家庭用电。”
从空间来讲,江苏储能项目多位于苏北,用电却集中在苏南。苏南的用电高峰是在白天,苏北的用电高峰却是在夜间。所以储能可以作为“时空调节器”来发挥作用。日前,江苏93个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放电,总参与容量724.8万千瓦,实际最大调用规模为714万千瓦,创造了集中调用规模的新纪录,同比增长56.9%。数据显示,江苏目前新型储能装机761.6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四位,涵盖电化学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