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繁华正当时
近日,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江苏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名单,成为点亮江苏夜经济版图的“璀璨坐标”。
江苏这份“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名单的发布,直接抓住了现在城市发展和老百姓过日子的关键点。它通过巧妙地搭配业态和营造场景,把既要保护老传统,又要搞活商业;既要有文化味儿,又得有烟火气;既能安静放松,又能热闹欢腾,这些看似矛盾的需求调和在一起。
“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摆设,成了夜市的“活招牌”。 看到扬州雕版印刷、徐州香包在夜市里被年轻人追捧,甚至主动融入二次元元素玩出新花样,这比喊什么口号都管用,说明老手艺真的活过来了。文化部门与商务部门的“联手”,让“非遗”真正走进了大家晚上逛街、吃饭、玩乐的生活里,找到了活下去、火起来的路子。
扬州冶春的“园林足球夜市”把“看球撸串”与“听昆品茗”凑到一起。 它打破了我们对消费场景的刻板想象,谁说看球赛只能去酒吧大排档?谁说听昆曲只能正襟危坐?这种大胆的混搭,不仅让不同口味的人都能找到乐子,还搞出了一种特别有“江苏味道”的夜生活氛围,既有雅致的底蕴,又充满了热闹劲。
想要夜经济火得持久,不能光让店铺开得晚点,得让人有非来不可的理由。延长营业时间只是基础,真正有效的是用“观赛票根换福利”,将体育赛事的热度转化为商场客流;用“进球送烤串”的接地气互动,把看球变成一场社区狂欢;用“优质服务+贴心优惠”组合,专门服务下班后想放松解压的人群。这些“小心思”才是让人晚上愿意出门的关键。
“亮化工程”点亮的不仅是街道,更是大家对家乡的那份儿亲切和自豪。在镇江的京畿路,有了创意的灯光投入,原本日落而息的老街区焕发新生,人们晚上专程来拍“灯光下的老镇江”。这说明,夜经济要繁荣,得满足大家对自己城市的那份归属感和认同感。灯光照亮了建筑,自然就照亮了市民对家乡的骄傲。
江苏的这份名单,始终聚焦于如何巧妙地“做加法”和“破次元壁”,往夜市里加文化、加服务、加新体验;把不同业态、不同场景、不同风格之间的“墙”给拆掉。这样的夜经济,才是真正扎根在城市里、满足大家实实在在生活需要的繁荣。
这份名单的价值,正在于它点亮了这些“小而美”却极具生命力的可能性。夜经济的“上新”,说到底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上新”。灯火阑珊处,繁华正当时。这不再只是美好的意境,更是江苏夜晚热气腾腾的现实。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