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释放连接古今的多元魅力
去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看《金陵寻梦·夜瞻园》沉浸式园林实景演出;到南京博物院的老茶馆,听一曲扬剧折子戏……7月4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主办的“水韵江苏·博物知旅”暑期活动正式启幕。
博物馆作为承载、传播文化历史的主要平台和工具,成为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地域乃至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这个夏天,江苏全省将举办展览、研学、夜游等活动1500余项,推出“拙政问雅·夜苏博”“金陵寻梦·夜瞻园”等博物馆夜游活动400余场;“观天下——万国坤舆全图”“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等精品展览257个;“匠心传承·非遗之夏”手工体验活动、“牵着小手品经典”等精品研学200多场。
在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与共享、增强公众互动性和体验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在博物馆上实现了深度的融合。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跳出轻盈的舞步,描绘出“互联网+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广阔蓝海。去博物馆研学,领略历史的辉煌灿烂,在一次次动手制作、一场场参观体验、一项项调研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进了青少年心田。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传承文化血脉,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博物馆里记录古人的“精彩生活”,也藏着今人的“诗和远方”,充满趣味又令人遐想。以此来看,“水韵江苏·博物知旅”暑期活动的举办,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通过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江苏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活动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形式,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在传统的旅游项目中加入文化元素,不仅能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还能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要让“水韵江苏·博物知旅”暑期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在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云锦博物馆看大花楼织机织出寸锦寸金,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照一照24面不同朝代的龙纹镜;在苏州博物馆里一睹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的风采……漫步于一座座博物馆,它们于静默中诉说沧桑繁华,在方寸间一览千年;亦见证国家的历史,跃动民族的根脉。
“博”与“旅”结合,释放连接古今的多元魅力,“博物知旅”定能成为江苏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江苏的文化魅力和旅游风采。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