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账社管”—— 让物业开支不再“雾里看花”
小区是社会治理的微单元,也是贴近群众的治理末梢。物业服务好不好,也关乎日常生活的舒心程度。面对业主委员会管理困境、公共资金透明度不高等“老大难”问题,位于城厢镇西区社区的君悦豪庭小区创新引入“业账社管”模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提供可复制的“西区经验”。
君悦豪庭小区建于2005年,拥有住户656户、商铺41户。2024年9月,围绕物业公司续聘问题,业主与业委会矛盾激化,暴露了财务监管缺失、收支不透明等关键问题,多名业委会成员相继请辞。在组建新业委会未果后,在城厢镇物管办指导下,一个由社区、辖区派出所、镇物管办、镇综合执法办及业主代表共同组成的7人物业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并与社区签订“业账社管”委托管理协议,开启小区治理新篇章。
“业账社管”模式,是指业主大会委托业委会或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公共收益账目及经营性收支,由社区党组织参与监督管理。该模式运行以来,君悦豪庭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针对小区业主最关心的“物业费到底花在了哪里”,“业账社管”模式实现了资金管理阳光化,让物业开支不再“雾里看花”——设立物管委专有账户,所有开支集体表决,银行流水与收支明细每季度定期公示于小区公告栏,资金流转全程透明可溯。物业合同方面,成功与景瑞物业签订两年新约,创新性规定物业费20%必须反哺小区公共建设,确保资金用于提升家园品质。此外,小区还设立了公共设施维护台账,明确责任和周期,确保公共设施及时修缮。
“业账社管”模式平稳运行,离不开多方参与、共同管理。例如,西区社区牵头组建了包括社区、物管委、物业在内的“业账社管”工作小组,联动镇物管办、综合执法办、派出所,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实现联动共治。得益于该模式,小区成功更换道闸系统,将公共车位费直降200元/年。同时,在镇物管办指导下制定规范流程,西区社区协同物管委定期核查物业账目,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反馈”闭环。此外,社区也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楼道长宣传等方式,解读“业账社管”,创新性举办“邻里共话·物业听声”双周面对面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如今,小区业主对物业信任度大幅提升,纠纷数量锐减,小区氛围更融洽,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君悦豪庭小区“业账社管”模式的成功实践,打破了传统业委会“自管自监”的困局,实现了小区共有资金的规范管理与阳光运行。这一从“乱”到“治”的转变,是社区、职能部门与居民同心协力的成果。西区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业账社管”机制,深化部门联动、强化监督、激发居民参与,全力打造更安全、和谐、舒适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推动小区治理迈向更高水平。(记者 顾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