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情理,学法理,弘扬“尊法学法守法”新风—— 新联村培育“学法示范户”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3-09

  一大早,年近七十的王志强便匆匆出门。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忙碌,最近村里的两户乡邻因为宅基问题闹矛盾,他要帮两家劝和劝和。

  王志强是璜泾镇新联村的调解员,从村干部退下来的他主动接下了“老娘舅”的担子,一干就是6年,为乡村邻里和谐、村民家庭美满不停奔走。该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村里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老王出了不少力。在建设康居乡村农家书屋时,相邻的一家农户以影响自己房屋采光、运势为由,阻止村里开展建设。王志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该农户家,实地查验情况,发现书屋距离农户家较远,且书屋仅为一层小屋,不涉及采光问题,与户主沟通后,对方仍然不愿让步。“矛盾调解需要耐心,不可能一次就解决。”王志强凭借自身的丰富经验多次走访,不仅就矛盾本身与农户交流,还时常关心其家庭情况,并以类似案例和他沟通,说明村里康居点建设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经过多次动之以情的交流,农户最终表示理解,书屋顺利建成。“调解工作需要耐心,也需要专业知识。”王志强表示,百姓生活中的矛盾越来越复杂,他在“情理”上能够说服乡亲,但在“法理”上有时也会模糊不清,还需要补齐法律知识欠缺的“短板”。

  如今,王志强一家成为新联村“学法示范户”重点培育对象,他的愿望将得以实现。记者了解到,今年新联村全面启动“学法示范户”培育行动,通过家庭的内部言传身教和外部示范作用,促使全村群众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让法治之风吹遍全村。“完善基层治理,离不开法治保障。”新联村党委书记赵宏义表示,这正是该村启动培育工作的初衷。“传统横幅、传单普法的方式较为粗放,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普法,是转变法治宣传教育的一次尝试。” 赵宏义告诉记者,农村家庭观念强,通过代际自上而下的传递或自下而上的影响,以整体榜样、先进的力量,提升法治教育的深度和效力,在全村树立“法治的信仰”,确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新联村工作人员结合村域实际和百姓习俗,遵循“群众听得懂、容易理解、培育评选工作简单并且容易操作”的标准,将“德治、自治、法治”三治建设融入到培育“学法示范户”的工作内容中。“通过依据家庭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全程跟踪培育,定期核验效果,沉淀个案经验等方式,培育出新联村学法懂法守法带头家庭,首批在全村4大网格各培育出1到2家‘学法示范户’。”赵宏义介绍,目前已经基本选定目标,工作方案在进一步完善中。未来将同步推动学法示范家庭建设宣传工作,以点带面在全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