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风雨里,他们护航考生“赶考”路
6月7日,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让这个高考首日更添几分紧张气息—— 预计全市6小时雨量将超50毫米,部分地区甚至可能突破100毫米,强对流天气如同一场天然的“高考附加题”。然而,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正悄然上演。
“叮叮叮叮……”6月7日凌晨4点半,中北的士服务明星总队爱心车队队长戴洪林的闹钟准时在床边响起。今年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戴洪林,已经连续十年参与“爱心送考”活动。为了避免睡过头,他特意设置了三个闹钟,还特意告诉妻子记得叫醒他。家住南京市六合区的他,简单洗漱后,迅速钻进被雨水打湿的出租车。此时,外面的雨如注般倾盆而下,雨刷器奋力地左右摆动。“雨太大了,不敢开太快。” 戴师傅说这话时,眼神里透着担心,但好在他留足了时间。
6点45分,戴师傅的车稳稳停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小区楼下。看着提前到达,戴师傅长舒一口气:“今年高考首日就赶上大暴雨,就怕耽误了孩子考试!” 他拨通家长电话,声音有些沙哑却很坚定:“我到楼下了,您和孩子别着急,慢慢收拾东西!”
7点30分,考生王同学和父母一起下楼。戴师傅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一边帮忙拿东西,一边仔细叮嘱:“准考证、身份证都带齐了吧?” 确认考生都准备好了,他才发动车子,朝着考场出发。
路上,暴雨越下越猛,积水路段的水花不断拍打着车身。当车辆行驶到鼓楼医院附近时,前方出现了拥堵。戴洪林眉头一皱,果断做出决定:“不能等!”他迅速打开导航,切换到备用路线,从丹凤街绕路前行。
7点55分,车稳稳地停在了考场门口。“孩子,加油!祝你金榜题名!” 戴洪林摇下车窗,大声为考生加油鼓劲,看着孩子自信地走进考场,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十年了,每年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该干这事。对我来说,这三天不过是平常开车的日子,但对孩子们和家长来说,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 戴洪林朴实的话语里,藏着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到爱心送考的队伍中。
几乎同时,在城市的另一隅,网约车司机李毅也正驾车穿行于雨幕之中。这是他今年第二次加入“爱心送考”的行列,今年所接送的小赵同学家里情况特殊:父亲出差在外,母亲又不会开车,担心天气不好难打车,急得不行时,在社区公告栏看到了爱心送考的消息。
7点10分,李毅的车停在考生小赵家楼下。一路上,小赵望着窗外,一句话也不说。李毅主动搭话:“别担心,时间肯定够,保准把你准时送到!” 慢慢地,小赵的神情放松了下来。
7点30分,车辆提前抵达考场。“谢谢叔叔!” 小赵下车时,感激地向李毅道谢。望着孩子走进校门的背影,李毅感慨地说:“现在好多家庭都自己开车送考,能帮上像小赵这样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是他们信任我,我打心底里觉得荣幸!只要有需要,明年我还来!”
在南京的街头巷尾,还有数不清的“戴师傅”“李师傅”,他们开着车,在暴雨里一趟趟接送考生。雨水浇不灭他们的热情,狂风也吹不散他们的坚持。这些平凡的送考人,用自己的行动,在高考这天,写下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也成了南京城里最美的风景。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