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个精神类残疾人之家启用,以“医疗+工疗”的模式—— 托起精神残疾人的“上班梦”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1-04-07

  日前,位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的娄城关爱残疾人之家正式建成投用。作为我市首个专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残疾人之家,这里正通过“医疗+工疗”模式,助力精神残疾人改善身心状况、树立自食其力的信心。

  走进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娄城关爱残疾人之家,记者看到,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墙面上,“帮助、尊重、关心、理解”四个词被深浅不同的绿色圆圈围起来,组成了一棵生机勃勃的“树”;几张长桌边,身着条纹病员服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在安装键盘,有的在黏贴蛋糕盒。

  娄城关爱残疾人之家由市残联、娄东街道、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建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浩蓝社工服务中心运营,通过提供康复训练、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服务,重点帮助住院期间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提高社会功能。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区康复期患者本人提出申请,医生评估、监护人知情同意后可参加工疗,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各两小时。

  目前,这里共有15名精神残疾人成员,管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十几年前,管女士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之后一直在市三院接受治疗,随着病情趋于稳定,管女士迫切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丰富自己的住院生活。如今,管女士每天都会到娄城关爱残疾人之家“上班”,定时定点参与工疗,她的生活和心情都有了很大改变。

   “这里是3月2日正式启用的,刚开始一两天,大家都有些忙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大部分参与工疗的精神残疾人都能独立完成手头的工作,表现得很不错。”市三院护理部主任陆燕红告诉记者,考虑到精神残疾人的身体状况,残疾人之家设置的工作时间比较短,接的活也较为简单,“操作熟练后,我们的成员一个月能拿到几十元至一两百元不等,可能看着钱不多,但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收入,还是让大家感觉很开心、很骄傲。”

  获取收入、增强信心的同时,康复期精神病人通过参与劳动作业、文体活动等,还能训练注意力、意志力、交流能力和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对他们未来走出病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创造一个轻松、友善、接纳、安全的服务环境,我们希望帮助精神残疾人过上更有尊严、更具幸福感的生活。”陆燕红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直接关系到广大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残疾人之家27家,实现了镇级基本全覆盖,并延伸到了有条件的村(社区)。依托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娄城关爱残疾人之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未来,我市将继续发动各方力量,通过建设各类残疾人之家,为全市众多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却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基本服务。(记者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