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法官”边晓斌:以“如我在诉”的意识 办好每一起案件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边晓斌,扎根基层法院二十九载,他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对事业热忱、对人民赤诚,以实干书写“为民篇章”,用生命诠释“公仆本色”。
2023年12月14日上午,扬州中院办案人员来到仪征市区的一处停工多年的破产楼盘,对其修复续建情况进行现场勘查。为了更好地处理问题,边晓斌作为最熟悉情况的人员,一同前去。由于大楼已停工4年之久,防护模板突然断裂,边晓斌从5米多高的二楼坠至一楼地面,猝然告别了热爱的司法事业。
扬州仪征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助理周婷婷说:“我觉得边院长是一个非常耐心、非常细心、非常虚心、非常有同理心的法官、领导、前辈。边院长常跟我们讲,群众一辈子可能只打一次官司。他完全是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他的需求是什么。牺牲当天,他说这个案件他最清楚,一定要去。”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边晓斌的办公室常常是空的。他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在他的办公室的书橱里,一块纪念奖牌被摆在醒目的位置,上面写着“真情系百姓、温暖送人心”。这是一起劳动纠纷案中涉案的两百多名当事人联名赠送的。
某企业工人王忠玉说:“5年多里,我们去了100多次法院。他每次都很和蔼可亲,告诉我们进度,听取我们的想法,为我们想办法,没有一点不耐烦,甚至还忍着我们的怒气。”
“如我在诉”是边晓斌始终秉持的办案信念。他坚持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让司法充满温情。杨玉珍对此感受至深。2010年末,她的丈夫在安装广告牌时高空坠落致重伤,由于涉事老板“躲”了起来,再加上原本的生活并不宽裕,她不得不四处借债治病。重压之下,她好几次都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边晓斌一边带头捐款,多次向相关部门申请救助资金,以家人般的温暖给予支撑,一边奔走各方、协调案件,帮助她尽快渡过了难关。
魏文斌妻子杨玉珍说:“一个院长每次来接待我们的时候,那种热情比家人还亲。我这辈子都忘记不了这个人,他是一棵大树,能给我把腰撑住了。”
案件办结了,但边晓斌总是想着多做一点。针对农村“小五匠”人身意外伤害维权难题,边晓斌倡议开展农村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试点,推动当地包工头“凡用工、必买险”。这一试点也推动了行业的进步。2015年,人社部出台意见,全国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都被纳入了工伤保险的范畴。边晓斌牺牲后,同事们从他办公室整理出了47本工作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工作任务、改进措施等,一字一句记录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民的日日夜夜。
扬州仪征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李紫瑶说:“边院长经常会跟我们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案件处理过程中,努力解决好当事人的困难,传承好边院长的精神。”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